旧笺小说

旧笺小说> 我可以去洗澡了吗?(纯百) > 第136章

第136章

“你的罪名已经定了。”萧官奴望着马九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但马九哥却更加绝望,他只看到萧官奴的嘴中,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出:“交通宋使、图谋叛国――这个罪名如何?” “你?你!”马九哥猛地跳了起来,双手紧紧抓住牢门。 萧官奴怜悯地望着他,温声道:“马大人也算是男子汉大丈夫,多余的话,就不必多说了。” “我想知道为什么?!”马九哥几乎是咬牙切齿的瞪着萧官奴。 “不知马大人问的是?” “萧大王为何要帮萧佑丹?!”马九哥压低了嗓子,“我死不足惜,但萧大王为何不利用我除去萧佑丹那厮?” “马大人又如何知道你死得一定没有价值呢?”萧官奴嘿嘿笑道,他朝一个亲随呶呶嘴,一个亲随拿着一根绳子走了过来。 “你想干什么?”马九哥只觉得背后一股寒气沿着脖子冒了上来,他吓得退后一步,“你想干什么?我也做过北院宣徽使,你就敢……”尽管他早就立志一死,但当死亡真正临近,他却仍然抗拒不了那从心底冒出来的惊恐。 “我当然不敢……”萧官奴慢里斯条地看着另一个亲随打开牢门,“好教马大人知道,你是畏罪自杀而死。” “你……” “当然,以马大人的身份,这样死在夷离毕的大狱中,免不了还要找几个替罪羊来塞罪……不过你也可以瞑目,你的死,说不定是求仁得仁。” 但马九哥此时,已经被恐惧所占据。他被萧官奴的亲随狠狠地按在地上,感觉一个粗麻绳穿过脖子,疼痛、窒息、死命的挣扎……让他根本无法仔细思考萧官奴的话中之意。 萧官奴也不再说话,只是冷冷地望着牢中渐渐死去的马九哥。有时候,解决麻烦,掩藏真相,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交通宋使、图谋叛国! 这个罪名还真是讽刺,但也绝妙。杨引吉那个老头,真是又狠又绝。 马九哥死了,他的同党也完了,但萧官奴的差使还没有完,他还得和耶律直、萧不哥他们一道,把谣言悄悄的散播出去。 马九哥当然不是无缘无故死的,下狱、畏罪自杀,这全都是“奉行上意”。皇上不想让卫王萧佑丹死,卫王很快就要东山再起……所以,马九哥才遭此下场。他们要让每一个痛恨萧佑丹、曾经攻击过萧佑丹的人,都感觉到惧怕。他们要让这些人只要想起马九哥,就仿佛看见自己未来的命运!他们不会再轻易信任萧岚,但至少在萧岚重新赢得他们之前,他们的目标将不会是萧岚。 第九十六节 马九哥“畏罪自杀”两天后。十一月二十三日。 距广平甸三十余里的一座小城。这里驻扎着大约两百多名渤海步军,二三十名契丹马军。此外,还有被软禁的卫王萧佑丹一家。 要见到萧佑丹并不难。只要肯塞给驻城的武官几十贯缗钱,他就会大开方便之门。只不过没有人会冒这个风险,谁也不知道察访司在这里安插了多少耳目,而另一方面,任何宣称同情或者支持卫王的人,其实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虽然看起来很容易,可自萧佑丹被软禁起,并没有几个人来悄悄见他一面。 不过,从十一月下旬开始,风向似乎开始变了。 马九哥在夷离毕狱中“畏罪自杀”,朝中顿时一片哗然,皇帝勃然大怒,夷离毕有十几名官员因此被连累贬官。但马九哥“交通宋使、图谋叛国”的罪名,眼看着却要坐实了。虽然宋使唐康断然否认他认识马九哥,但能证明马九哥私会唐康的人证实在太多,此事根本无法否认。 在萧岚的指使下,夷离毕对马九哥的“同谋”拷掠毒治,无所不用其极,马九哥虽然“自杀”,但是他的“同谋”却陆续招供,承认马九哥因为贪脏枉法,惧怕事发,于是私见唐康,乞求唐康协助,逃往宋朝,但却为唐康所拒……接下来,夷离毕马上请旨,遣人抄查马九哥的府宅私产,结果是不问可知的――马九哥做了十几年公卿,“贪脏”自然不会太少,至于谋划南逃的“证据”,必定也会暴露。 大辽朝中,虽然开始还有几个人想为马九哥鸣冤,但当他同谋们的供状陆续泄露出来后,不过一两日间,就都噤若寒蝉了。人人避之惟恐不及,没有人想再趟这浑水。 广平甸开始流传起卫王萧佑丹将要东山再起的谣言。 大辽朝中,人人都知道南院大王萧岚最会迎合上意――谣传马九哥是意图陷害卫王萧佑丹,而惹怒了皇帝,最终落得如此下场。既然皇帝的心意开始有所转变,那么,要讨好萧佑丹的话,自然就不能再等到他安然无事的那一天。虽然本人需要再观察观察风向,但是,遣个亲信的家人,事先给卫王送一点慰问,却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 负责看守萧佑丹一家的兵士们,于是突然发现,这座原本少人问津的小城,一夜之间,就变得热闹起来。 但这些献殷勤的信使,实际上大部分都无功而返――因为卫王萧佑丹依旧淡然的过着他的囚禁生活,每日只闭门读书、饮酒,以外便绝不肯接见任何人。 但萧逊宁却无法做到他父亲这般的怡淡自若。一天之前,他就收到了耶律昭远暗中遣人送来的密信,饱经讯问、牢狱、软禁,在长时间的惶惶不可终日之后,萧逊宁对于失去的权势与富贵,反而生出了有生以来最为强烈的渴望。耶律昭远的密信中,提到韩拖古烈与萧岚的结盟、马九哥的死,这一切的迹象,又让他发现了更加切实的希望。他完全无法忍受就这样坐困在这座偏僻的小城内,无所作为,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着命运的摆布。 萧逊宁几次试着想与他父亲商量一些对策,他知道他父亲在朝中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是他本人,也有办法利用眼前看起来在好转的形势,只要他送出话去,就会有官员为他卖命。但他又不敢再轻举妄动,在这次挫折后,没有他父亲的智慧,他觉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犯错。 然而,在昨天给他父亲看过耶律昭远的密信后,他父亲却只是把信烧掉,没有和他多谈半个字。他几次想方设法想要提起这个话题,他父亲都用一句“知道了”,就轻轻把他打发掉了。 但是,必须做点什么。向萧岚示好也成,向皇帝亲信的官员行贿也成,设法找一些真正心腹的官员说说话也成,或者想一条什么妙策重新打动皇帝……萧逊宁知道他父亲一定会有办法。 他又找了个借口,去到他父亲的书房。到了书房门口,他迅速的扫了一眼他父亲手中的书卷,萧逊宁诧异的发现,他父亲正在读的,竟然是一本秦观的词钞!他还从来没见过他父亲读这样的书,那是萧逊宁的书。 “爹爹。”萧逊宁发现萧佑丹正读得高兴,没有注意他,站在门口,垂首唤了一声。 软禁的生活,似乎反而让萧佑丹神色变得更好了,他放下书卷,抬头看了一眼萧逊宁,笑道:“你怎么来了?”不待萧逊宁回答,又笑着拍拍了书卷,说道:“放花无语对斜晖――此语幽婉,真不可言道,只可惜这地方没有二八少女,执板轻唱。” “秦少游的词便是如此。”萧逊宁虽心不在此,但即是父亲提起了话题,便仍应道:“以孩儿之见,捧着书卷读少游词,便如同上好的葡萄美酒,用了个大陶碗盛了来喝……” “正是,正是。”听到这话,萧佑丹不由哈哈大笑,连连点头。 萧逊宁见他心情甚好,便又趁便笑道:“不知爹爹亦喜此道,孩儿在中京府中,蓄有一妓,唤作连城,最善歌秦词。若得脱此厄,爹爹定要听听。” 但萧佑丹却只是轻轻唔了一声,脸上的笑容也随之不见了,只是静静的凝视着萧逊宁。 “爹爹!”萧逊宁又唤了一声,却听萧佑丹轻轻叹了口气,“你这又是何苦?” “爹爹,马九哥已死,如今正是大好机会,爹爹须得拿个主意……” “拿个主意?什么主意?”萧佑丹将书卷放到案上,平静的问道,“你真以为马九哥死了是件好事么?” 萧逊宁愣住了,“这自然是好事……” “是好是歹,且熬过这一个月再说不迟。”萧佑丹望着萧逊宁,淡然道:“说不定,咱们父子,便活不过这一个月了,时日无多,尚自寻苦恼,真是痴儿。” “这……这是如何说……”萧逊宁完全被吓住了。 “你没听说过狗急跳墙么?”萧佑丹说的仿佛别人的事情,“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凡是欲我父子死的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马九哥的死,只怕只会令其中一些人铤而走险。此城孤悬一隅,兵不满三百,将卒与我父子又素无恩义,皆无死战之心,随便两三个怨仇,率私兵前来,我父子便无活理。” “那……”萧逊宁越听越心惊,急道:“那更须想法子……” 他一句话未说完,已被萧佑丹打断,“无法可想。” “我去找耶律昭远……”萧逊宁却无法这么坦然,丢下这句话,转身就要走,却听萧佑丹喝道:“站住!” “爹爹!”萧逊宁是真的急了,转身望着萧佑丹,急得想跺脚。 “没用的。”萧佑丹轻轻摇头,“一切听天由命罢,到了这个地步,何苦再连累他人?耶律昭远纵然能找来兵马护卫,日后事发,不仅他自己难逃一死,便是我父子,亦当更受猜忌。何况他根本不可能找到――若是大动干戈,被人污陷我父子欲纠兵谋反,那便是百口莫辩,难逃族诛。无论我父子是忠是奸,只须有人愿意为我父子兴兵,那便是死路一条。” “那可以找萧岚,他主动加强戒备,不算犯忌……”急切之间,萧逊宁努力的想抓住每一根稻草。 “萧岚?呵呵……”萧佑丹怜悯地望着自己的爱子,苦笑道:“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与虎谋皮……他不暗中推波助澜,我便谢天谢地了。” “为何……” “一面借刀杀人除掉我父子,永绝后患。一面又可以借为我父子报仇,清洗因马九哥之死对他已生怨恨的政敌,还能立威于朝中,讨好朝野清议――这样的好事,天底下上哪去寻?”萧佑丹望着已是一脸死灰的儿子,轻声道:“听天由命罢。我已经修书给耶律昭远,托他照顾你在中京的儿子与幼弟。这已是大幸,至少我父子在此引颈待戮,好过让皇上来处死我们。我父子死后,能平反昭雪,风光大葬,你的幼子幼弟,仍能享受封荫。老天待我们已算不薄……” 广平甸。耶律昭远帐内。 耶律昭远缓缓将萧佑丹的书信丢进火盆,盆中忽然明亮的火焰,映在他铁青的脸上――耶律昭远觉得自己心的猛地沉了下去,象绑了块大铁块一般。 萧佑丹的信只有廖廖数语,但字字触目惊心。 那分明已是在向耶律昭远托孤。 这又是为什么?卫王为何会忽萌死志?耶律昭远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知道萧佑丹这样做,必有道理。 他想了一会,望着那信纸已燃成灰烬,终于站起身来,走到帐壁,取了帽子。耶律昭远觉得,无论如何,此事都要与韩拖古烈商议一下,若有必要,就算冒险,他也必须亲自去见见卫王。 “大人!” 才走出帐外,耶律昭远就见着一个亲随急匆匆跑了过来,跪在跟前,他的心忽的揪了起来,急着上前一步,问道:“出什么事了?” “回大人,小人刚刚到韩林牙帐下交差,林牙正奉圣旨前往驿馆与宋使谈判,林牙吩咐小人回来,请大人前往驿馆会合。” “驿馆?!”耶律昭远心里竟是吁了口气,然后又是一愣,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这竟然是个好消息――皇帝终于松口准备与宋使谈判了! 这是他们一直在努力争取的,看起来,事情真的是在开始好转了。宋辽关系经历过无数的磕磕碰碰,但大多数时候,总能化险为夷。看来这一次,也可能只是磕磕碰碰之一。耶律昭远不觉自失地一笑,看来自己真是太紧张了。当他们把萧岚争取过来之后,一切就变得顺利了。 所以,除非卫王自己想不开,终究他是会被释放的。 耶律昭远在跃身上马的时候,决定晚点再修书给卫王,劝他安心。眼下,最重要的,当然是与宋使的谈判。 同一天。 南院大王察访司。 可惜了!杨引吉眯着眼睛,望着他的“走马承受”李岳――“走马承受”这个官职,原本是南朝皇帝派亲信去负责特别差遣时给予的名目,因为这些人同时也会承担刺探军情民情的任务,因此萧岚就借用了这个名称,在南院大王察访司下,特别设立了六个走马承受司。能够做到“走马承受”的人,都算是杨引吉最得力的部下了。 “你确信么?” “属下查得确实,是萧苏散、耶律神奴领头,计有六家,纠合私兵,今晚便要去袭杀卫王父子……” “你如何得知?”杨引吉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萧苏散的娈童,是属下的人。此事……” “此事你办得甚好!”杨引吉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此事还有谁知道么?” “大人放心,属下知道规矩。” “嗯。”杨引吉点点头,“你退下去领赏吧。” “是,谢大人。” 望着李岳兴高采烈地退了出去,杨引吉不由得又轻轻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来,一面唤道:“来人!” “大人。” 杨引吉走到书案前,提笔沾墨,写了张纸条,盖上印,封入信封,递给一个亲兵,“将这到耶律直大人府上。” 南院大王察访司权力本就有限,连拘捕犯人都不被许可,想要处死本司的一个走马承受,实在是一件极麻烦的事。 但再麻烦的事,有时候也不得不做。 第九十七节 《大辽通鉴长编》,太平中兴十一年冬十二月乙卯朔。 丁丑。右林牙萧苏散、祗侯郎君耶律神奴以下六族,发私兵两千,夜袭卫王城。卫王萧佑丹、子萧逊宁并罹难。 先是,萧苏散、耶律神奴以事陷逊宁,词连佑丹。及马九哥死,苏散、神奴大惧,聚众私议,谓帝当复用佑丹为相,彼辈将无谯类。神奴乃拔刃大言,众皆鼓噪。遂各以私兵,假命出广平甸,围卫王城。时卫王城守将贪惧,闻苏散、神奴等至,竟弃城走。苏散、神奴遂入城,执佑丹、逊宁父子大骂,并磔之。苏散、神奴亡入阻卜。 戊寅。萧禧奏萧苏散、耶律神奴以私兵杀卫王萧佑丹父子。帝怒甚,诛卫王城守将以下。苏散、神奴六族皆族诛,以苏散、神奴西遁,遣将追之,斩于招州。 己卯。罢朝三日。追赠卫王萧佑丹尚书令、总北南枢密院事、天下兵马大元帅、楚国王,逊宁信义侯、北面都林牙。荫佑丹诸幼子、逊宁诸子。诏自皇太子以下,为佑丹发哀。 壬午。诏南院大王萧岚穷治苏散、神奴党羽。帝念佑丹之功,乃下诏,凡曾论列佑丹者,皆罢官去,一日之间,以此免官者近百。萧岚遂兴大狱,以此获罪者竟数百家。 《大辽通鉴长编》,太平中兴十二年春正月甲申朔。 甲申。以卫王萧佑丹之死,罢宴。召见宋贺正旦使唐康、副使童贯于天宁殿。帝以国家多事,且萧禧、韩拖古烈力主通好,萧岚亦阴为之言,乃许与宋重订新约,令悉如佑丹与宋使朴彦成之旧。又令朴彦成仍许随扈左右。南朝素惧佑丹,康以佑丹死,复生轻辽之意,对答不谨,帝不悦,以其石越弟,特优容之。 丁亥。帝召韩拖古烈,欲拜耶律信北枢密使,拖古烈以北枢密使之任,未谋之府司,拒不草诏。帝不得已,诏北南枢密院、宰相府议,北府宰相萧禧以下,皆惧耶律信主政,从此多事,竟交章荐萧岚为相。 戊子。帝以诸臣奏折付岚,岚大惧,且自以资历浅,力辞。宋贺正旦使唐康归国,令韩拖古烈宴于馆驿。 己丑。帝见南院大王萧岚于金帐。帝从容问及北枢密使之选,岚以萧禧对。 壬辰。拜北府宰相萧禧为北枢密使。以南院大王萧岚签书北枢密院事,并召

相关推荐: 爸爸,我要嫁给你   妙拐圣僧   试婚   蚊子血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永乐町69号(H)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