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来也挺精神,就跟闺女说找个时间把人带回来让他瞧瞧。 结果昨天,保卫局有人来跟他汇报,说跟他闺女处对象的那小伙子,压根儿就不是烈士遗孤,是被间谍冒名顶替的,真的小伙子已经被杀了,目的是想通过他闺女,窃取情报。 大人物当时就愣住了,心里头就跟那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啥滋味儿都有。 再一细问,好家伙,要不是赵振国暗地里搞的那个计划,还真抓不住这个人。 这么算下来,赵振国还立了大功呢。 大人物想想都后怕,自己差一点儿就犯错误了,还好这人还没来过家里... 现在要是因为包产到户处置了赵振国,那他成什么人了? ... 大人物这副默认的样子,老爷子就顺水推舟,提议先搞一个村子当试点看看。 本来争论不休的事情,意外地因为赵振国而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事后,吴老头曾问王克立,为什么那么有把握,那位会因为闺女的事情而放过赵振国。 王克立说:“老吴啊,那位是老实人...” ... 这一切,被锁在唐主任办公室的赵振国根本不知道。 眼瞅着天都要黑了,唐主任还不肯放他走,赵振国说要给厂里打个电话说一声。 唐主任同意了。 结果这一打,赵振国更坐不住了,王大海在电话里说,今天嫂子打来电话了,说山脚下的地里疑似挖到了“京市猿人头盖骨化石”! 王大海不懂这啥玩意儿,就一个字一个字记在脑袋里,生怕自己说错了。 赵振国听得脑袋直嗡嗡。 后世,这批国宝一直没找到过,有传说是小本带回国了,有传说是美国人偷偷带走了... 甚至还在千禧年之后成立了寻找工作委员会,可惜一直不知所踪。 赵振国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紧让唐主任放了自己,说有天大的事儿。 可唐主任就跟那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就是不放人,说再大的事情也没命重要。 一直熬到十点多,俩人饿到前胸贴后背,唐主任收到消息说没事了,这才肯放人。 赵振国不理解,但还是很感谢唐主任的维护之意,准备送他个大功劳,请唐主任联系省文物队的人,过几天跟自己一起回老家。 唐主任能咋办?上了贼船就下不去了,只能应了。 谁也没想到,这次去文物队不仅挖出了五个头盖骨,还挖出了其他宝贝! 341、怎么会是买五送一? 赵振国压根儿没想到,省文物队派来跟他回老家的考古队,领头的居然是俩颤颤巍巍的老头儿。 唉,真不是歧视老头儿,主要是郭教授给他整出心理阴影了。两回了,一回都没遇到好事儿! 结果老天爷嘞,这俩老头儿来头可太大了。一个姓裴,是29年发现第一个猿人头盖骨的人;另一个姓贾,36年发现了好几个猿人头盖骨。 这么说吧,丢的那五个“猿人头盖骨”,就是这俩老爷子当年考古发现的。 省文物队接到唐主任的电话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上报龙科院考古所。 两位教授知道后,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联名打申请,说什么都要亲赴现场考察。 还说这东西是真是假,他俩一眼就能瞧出来,省得鉴定了。 当年头盖骨失踪后,小日本可没少使坏,把裴先生给软禁起来,逼他说出化石的下落。 裴先生一身傲骨,宁死不屈,不肯透露半个字,其实他也不知道国宝去哪儿了,但只要没落在小本手里,那就还有希望! 解放后,两位先生也没少下工夫寻找丢失的国宝。 要不是66又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就没有真标本了。 他俩都怕这辈子要带着国宝遗失的遗憾进棺材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线索,他俩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恨不得立马就赶到现场。 可惜飞机隔天才有一班,坐火车还没飞机快,俩老人才被迫在京市又待了一天,可这一天,也是度日如年,坐立难安。 —— 一路上,两老人坐在解放的后座上,一个劲儿地催着司机小严:“小严呐,开快点儿,再开快点儿!” 他俩的飞机晚点了,下午才到省城。 从省城折腾到市里,又从市里一路颠颠簸簸地赶到村里的时候,天边的日头都快溜到山底下去了,天都擦黑了。 赵振国让王大海押着另一辆装着化肥和种子的解放去找王栓住,自己则带着考古队众人回了家。 裴、贾两位老人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屁股还没坐热乎,不顾这一路舟车劳顿,提出想要先看看东西。 宋婉清小心翼翼地捧出个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袱,两位老人眼睛瞪得溜圆,眼巴巴地盯着那东西,全是盼星星盼月亮般的期待。 昏黄的灯光摇曳着,将屋内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裴老走到堂屋的桌前,用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颤抖地解开了桌上那个硕大的包袱。 包袱的布结一松开,里面的物件便露了出来。 裴老整个人瞬间愣住了,脸上的表情仿佛被定格了一般。 六颗头盖骨,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一种神秘而又沧桑的光泽。 让他惊讶的是,旁边还有一颗孤零零的牙齿,那牙齿虽已历经漫长岁月,却依旧能看出几分曾经的坚硬。 站在一旁的贾老,看到这一幕,也不禁眨了眨眼,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两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要知道,当初丢失的可是五个头盖骨啊,这多出来的一个是怎么回事? 可是一打眼,六个头盖骨均是颜色暗沉,呈现出一种古朴的土黄色。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把两位见多识广的老专家都给整懵了。 看到两人疑惑的神情,宋婉清赶忙上前一步,轻声解释: “这两天,我找人把村民们刨出来的东西都给收了回来。大多都是些骨头,村民们也不懂,觉得没啥用,就随手扔在一边,也没人要。我想着说不定有啥线索,就都给带回来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生怕自己哪里没解释清楚,让两位老人误会。 裴、贾两位教授神色凝重,缓缓戴上洁白的手套。 裴教授伸出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捧起一颗头盖骨,将它凑近眼前,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手指沿着头盖骨的轮廓缓缓滑动,像是在触摸着历史的脉络。 贾教授捧起另一颗头盖骨,眼睛紧紧盯着,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敬畏。 跟在他们身后的助手,忍不住在后面踮着脚,眼巴巴地看着。 赵振国发现,两位老人看着看着,眼眶渐渐红了。 裴教授似乎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赶紧抬起头,努力将眼眶中的泪水憋了回去,生怕那滚烫的泪水滴到手里捧着的东西上。 贾教授也抬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 待将所有头盖骨都反复端详两遍后,裴、贾两位教授动作轻缓却又带着几分郑重,把五个头盖骨依次摆在面前的桌上,又将另外一颗头盖骨和那枚牙齿稍稍往后挪了挪。 摆好后,他们相对而坐,裴教授率先打破沉默,指着其中一颗头盖骨声音低沉而略带颤抖地说: “这纹路,这形状,跟我当年发现的那个一模一样啊,不对,那就是我当年发现的那一颗,那时候,我天天看,错不了。”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惊喜,有感慨,更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贾教授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附和道:“没错,就是丢的那一批,没想到啊,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它们,我的老朋友。”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多年的遗憾在这一刻得到了慰藉。 “但是,这一颗..."裴教授指指最后的那一颗,“太奇怪了。” 贾教授点点头,“是很奇怪!我开始以为是模型,但刚才上手了并不是,而且如果是模型的话,应该跟另外五颗有相似之处,但是...” 这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屋里其他人听得是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正讨论得热火朝天,婶子抱着小棠棠进来了。 她是来叫大伙吃饭的,一进屋瞧见桌上摆着一堆人头骨,吓得“哎呀”叫了一声,身子猛地一哆嗦。 赶紧转过身,用手紧紧捂住小棠棠的眼睛,嘴里嘟囔着: “哎呦妈呀,这玩意儿有啥好看的哟,还不如我捡回来的那些石头块呢,好歹还能压个水缸,有点用处。” 俩教授听了婶子这话,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342、填补考古空白? 裴教授赶忙说:“捡回来的石头在哪儿?能让我们看看不?” 贾教授也在一旁跟着点头,满脸期待。 婶子:“...” 感觉俩老头有病,有大病,但她不敢说,引着俩老头去了厨房。 俩教授到了厨房,顿时被压在水缸上的石头吸引住了。 裴教授脸上的神情愈发激动,忍不住上手摸了摸, “老贾,这东西,我看着像是…” 贾教授也上手摸了摸,微微点头,“我看着也像。” 跟过来看热闹的赵振国,不是,文化人都流行这样说话留半句么?打啥哑谜呢? 宋婉清也是满脸好奇,忍不住开口问:“这石头有讲究么?” 贾教授笑着问众人:“你们看这石头像啥?”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了摇头,一脸茫然。 婶子在一旁没好气地嘟囔,“像啥?像个棒槌!” 没想到裴教授听了,哈哈大笑,指着几个助理,调侃道: “看看你们,还没这位大娘有灵性呢。不过这不是棒槌,是石斧。” 马助理一听,眼睛瞪得老大,忍不住尖叫道:“难道是阿舍利手斧?” 贾教授:“像,不过呢,还得去现场看看才能确定。” 赵振国没明白,发现一个石斧而已,至于这么激动么?连饭都顾不上吃,非要去现场看看。 实在是拗不过这俩跟念紧箍咒的唐僧一样唠唠叨叨的教授,他只好带着他们去了。 可到了现场,这年代没有强光手电,就靠着手电筒那点儿微弱的光,能瞧见个啥? 看了个寂寞。 要不说专业不同呢?来挖宝贝的人觉得黑灯瞎火最好了。 等吃完饭,赵振国忙前忙后地安排一帮人住下。 明天还要早起,晚上还有正事儿呢。 关了灯,房间一下子暗了下来,可即使在黑暗中, 赵振国还是准确地亲上了媳妇的唇,将她按进了怀里,唇齿间的纠缠带着失控的情绪。 男人发狠地舔舐含吻着她柔软的唇,大舌长驱直入,汲取她口中的甜香。 熟悉的味道让他有了几分实感,将心中的思念都转换在了动作之上,粗粝的舌扫荡着口中的每个角落,按在宋婉清后脑勺上的手青筋脉络分明,想要让宋婉清融入他的骨血。 唇齿交融之间,男人溢出了几声轻语,宋婉清分出精力听了一会儿,才发现他是在说“我爱你”。 透过恍惚的光点,宋婉清看见了赵振国泛红的眼睛。 宋婉清阖上了眼,用纤细的手臂环住他的脖子,主动回应了他狂风似的吻。 两个人一起坠入了水里。 ... 一晚上,宋婉清觉得自己在水里浮浮沉沉了好几次, 很久之后,宋婉清还在床上失神,赵振国托着她的小屁股将她抱了起来。 清理好了之后,又找了干净的睡裙,给媳妇套上,见她一副舒舒服服的样子,也没有放她下来,单手抱着她,还将弄的狼狈的席子也给换了。 ... 第二天,天蒙蒙亮,村里的公鸡们刚开始打鸣,赵振国就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简单洗漱了一番,随便扒拉了几口饭,便带着贾教授一帮人浩浩荡荡地去干活。 裴教授一大早就带着那堆东西坐着解放走了,说要先护送国宝回京。 到了地方,贾教授指挥着随行的工作人员和狗剩等几个村民开始开挖。 赵振国:? 五个头盖骨不是都找到了么?还来挖什么? 一群人扛着锄头,抡起膀子就开干,发出“砰砰”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随着挖掘的深入,泥土被一锄一锄地翻了起来。 这一挖,就挖了一米多深。 挖到中午,太阳高悬在空中,炽热的阳光烤着大地。 贾教授突然兴奋地大喊:“有了!有了!”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还蹦跶了几下。 赵振国的心也随着这蹦跶,颤了两颤!太吓人了! 贾教授满脸放光,拉着赵振国,滔滔不绝地解释: “振国啊,你可别小看这挖出来的东西。我们发现了厚达1米的灰烬层,这里面还有烧骨、烧石呢!而且,还有大量石器工具,像‘阿舍利手斧’这种典型旧石器文化遗存都有。 有这些东西辅助,我们能初步确定那多出来的头盖骨和那枚人类的右下第二前臼齿,地质年代属于更新世中期,大约50万年前,和京市周口店猿人是同期的啊!” 贾教授的声音有些哽咽,“这可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古人类化石,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啊!这意义可太重大了!” 前面的赵振国真没听懂,但最后一句他听懂了。 卧槽! 这么牛逼? 难道是因为上辈子这块荒地还没人种,就被圈入了森林公园,周围都围上了栅栏,平常人根本进不去,所以这东西一直没被人发现? 可是京市猿人头盖骨怎么从近千公里外到了这里,这里又怎么恰好还有同时期的猿人头盖骨? 这个问题也是贾教授想知道的,所以考古队扩大了挖掘范围,连同鹿场在内的几亩地,都准备挖个遍,鹿场被迫换了个地方。 赵振国借口说要全程陪同考古队,隔天就把王大海撵回去干活了。 这货看芬姐的眼神太不清白了,要是被他爹发现,一顿打跑不了。 赵振国能天天睡媳妇,美得不行。 就是好些天没见着棠棠了,闺女又不认他这个爹了。 这回连糖果也不好使了,哄不好。 倒是无意间把闺女举高高,让她骑在自己肩膀上,棠棠居然咧开嘴,愿意跟他亲近了。 看她喜欢这个,赵振国索性天天把闺女抗在肩膀上,带她到处去看热闹。 棠棠坐那么高也不知道怕,反而还咯吱咯吱笑得开心。 婶子看了直摇头,宋婉清却笑笑,由他去吧。 带娃挺好的,要不白天也折腾自己,太累了。 婶子还以为爹带闺女,也就三分钟热度,没想到赵振国被棠棠浇了一脑袋,还美得跟啥似的,咧着嘴说:“童子尿养人,棠棠真乖!” 婶子:?童子? 不光这样,赵振国还给棠棠换衣服,洗尿布。 除了赵振国,婶子就没见过有大老爷们干这个的。 天天都有村民来围观考古队撅着屁股刨地,一开始,大家都好奇得很,跟看西洋景儿似的。 可惜看他们挖出来的全是石头疙瘩啥的,热乎劲儿也渐渐没了。 挖了一周,收获不大,不知道贾教授听谁说村医李大辉收了块龙骨,非让赵振国带他去看看。 到的时候,李大辉正准备把那块龙骨放在碾子里碾。 贾教授急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扯着嗓子大喊:“别动!” 那声音就跟炸雷似的,把李大辉吓得一哆嗦,手里的龙骨差点没掉地上。 贾教授冲过去把那块龙骨抢了过来,紧紧攥在手里,喘着粗气说:“这可是龙骨!你!” 李大辉茫然地看着贾教授,挠挠头,“我知道是龙骨,不是龙骨我还不要呢!” 贾教授急得直跺脚,“龙...” 赵振国:... 贾教授考古考傻了,不唯物了!这世上哪来的龙? 343、龙... 贾教授见赵振国和李大辉用看神经病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急得直摆手,赶忙解释道: “不是你们想的那种神话里的龙,这是恐龙!” 赵振国:不是,大爷您一口气说完会咋地? 李大辉一听,瞪大了眼睛,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地问:“啥?恐龙?我就知道地龙(壁虎)!我跟你说,这龙骨、就这玩意儿止血可好使了。” 贾教授听完李大辉的话,差点没急哭喽,啥意思? 这人之前碰到过类似的东西,还使过? 李大辉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掏出一罐药粉跟贾教授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 赵振国当时被老虎挠了,涂的药里面就有这玩意儿!要不能好那么快么? 贾教授差点没厥过去,一个趔趄差点没脸着地,赵振国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他。 他朝李大辉使眼色,快别逼逼了,没看老头都快翻白眼了么?咋滴,你今天没生意难受是吧? 李大辉这才悻悻地闭上嘴。 赵振国赶紧扶着贾教授坐下,拎着暖壶给他倒了一茶缸水,给他顺着后背劝: “贾教授莫怪,大辉哥这是无知无畏...莫怪莫怪!” 贾教授好不容易才气儿倒顺了,闷了一缸子水,长吁一口气说: “哎,我不是怪他,我是心疼,这是恐龙,这可是恐龙化石啊!” 李大辉没听过这稀罕词儿,好奇地问:“啥叫恐龙?” 贾教授耐心地解释: “这恐龙啊,是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种巨大生物。它们早在几千万年前,甚至上亿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这块骨头,就是恐龙身上的一部分。” 李大辉惊呼:“卧槽!我爹没骗我,真有龙!” 赵振国:! “这不是一般的石头,它是恐龙死后,身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被矿物质填充、替换形成的。你看这上面的纹理和结构...像是某种大型食草恐龙的桡骨的一部分...” 说着,贾教授还指着“龙骨”上的一些纹路给李大辉和赵振国看。 赵振国倒不怀疑贾教授的眼光,这个级别的地质学家,眼睛就当精密仪器使。 不过他还是适度地表示了一下惊讶,总不能让这俩人知道,他知道啥是恐龙吧? 他装作目瞪口呆的样子,伸手想摸摸那块骨头,贾教授想打掉他的手,想了想又忍住了。 赵振国看他不愿意自己碰,索性缩回了手,默默吐槽:都化石了,摸一下还能咋滴?除了沾点灰也破坏不了啥啊! 他故作惊讶地感叹:“乖乖隆滴咚,这恐龙得有多大啊,光这一块骨头就这么大,那身子不得跟小山似的?” 李大辉凑过来,也跟着咋呼:“艹,这要是块桡骨,那参考人的比例,这东西得有三十米了吧...贾教授,能有这么大的东西?” 恐龙这东西超越了李大辉的认知,他不太信这个神神叨叨的老头。 贾教授:“错不了!你是在质疑我的专业么?不是跟你吹,你随便拿块骨头,我都能分出来是什么动物的,33年的时候,我师父拿了一大盒哺乳动物的牙齿,让我标上拉丁文,我全标对了,才从练习生升为教练员。” 赵振国:您老师跟那个露鸟腿让学生猜鸟那位,真有一批。 李大辉一脸不信,只差没问,您师父哪位啊?牛逼是不是吹得有点大? 他转身跑到院子里,回来的时候举着一小节骨头,问贾教授这是啥。 ?贾教授瞟了那块骨头说:“鸡身上有164块骨头,这块是乌喙骨,在人体中已经退化!” 李大辉被震住了,用见鬼的表情看着贾教授。 贾教授特别自豪地说:“我师父杨克强发现了好多恐龙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我真见过类似的骨头,也看过他的论文和照片...” 他提名字,赵振国知道这人是谁了。 恐龙爱好者就没有不知道这位的,这是中国恐龙之父,他的照片在大英博物馆与国际科学
相关推荐:
掌中之物
他来过我的世界
皇嫂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邻家少妇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永乐町69号(H)
大风水地师
有只按摩师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