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你们这是要翻天呐!” 村民们听到老村长的声音,动作不自觉地缓了下来。 他们熟悉这声音,也敬畏这声音背后的权威。 那些原本挥舞着锄头的手臂,渐渐垂了下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慌乱和不知所措。 杨教授也冲到了考古队众人面前。 他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暴起,大声喝道:“都停下!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打架的!” 贾教授扶了扶眼镜,语气急切地说:“大家冷静点,有问题好好说,动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考古队员们原本紧绷的神经,在两位教授的呵斥下,渐渐松弛下来。他们松开了揪着村民衣服的手,放下了手中用来防御的工具,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和懊悔。 月光下,老村长的脸显得格外阴沉。 他说道:“你们这是干啥呀!考古队是为了保护咱国家的宝贝,咱村民种庄稼也不容易,可咱不能这么冲动啊!这事儿得好好商量,不能动手啊!”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了下来,但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像一团乌云,笼罩在村民们的心头。 ... 杨教授、贾教授、王栓住、老村长和赵振国围坐在赵家堂屋里,商量对策。 这时候还没有文物保护法,并没有青苗补偿的概念... 赵振国也没想到自己老家前脚搞包产到户,后脚居然就挖出了文物了。 跟刚刚分田到户的村民因为挖出来国宝,地不让种了? 信不信今晚上赵家就该被人围了。 俩教授也知道,民以食为天,包产到户也是大事。 老村长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皱得跟老树皮似的,“振国娃,你脑子活泛,这事儿你有啥主意不?” 赵振国问:“旗爷,这冬小麦最晚啥时候种啊?” “霜降。” 赵振国说:“两位教授,咱们挖到霜降前两天,等明年粮食收了再挖行不行?” 杨教授略微思考,就同意了。 众人准备明天一早就给村民宣布这个消息。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挖掘现场呼呼啦啦跪了十几个老头。 王栓住以为他们是为了种地,没想到他宣布了村里的决定,他们还是不肯起来。 嘴里还喊着,“这可是龙王爷的蛋,动不得啊!” 347、龙王爷说话好使不?(修) 王栓柱懵了。 不光他懵,照例跟杨教授来转一圈的赵振国也懵,不是,这唱的哪一出啊?这帮老头疯了?吃着毒蘑菇了? 老村长更是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大声吼道: “都给我起来!你们这是要反了天啦!” 结果这回他说话也不好使了。 神婆穿着身花花绿绿的衣裳,头上插满了稀奇古怪的饰品,顶着跟涂过白面的脸,从人群里蹦跶着走过来: “这可是龙王爷的蛋!动了龙王爷的蛋,那是要遭天谴的哟!会给咱村子带来大灾大难的!” 老人们一听,吓得脸色煞白,头磕得“砰砰”响,暗红血珠渗进干裂的黄土,那叫一个虔诚。 神婆手里拿着一根破树枝,在空中胡乱挥舞着,嘴里还唱着小调: “天灵灵,地灵灵,龙王爷莫要降灾星…” 老人们也跟着她边磕边唱,整得跟唱大戏一样,好不热闹。 老村长气得暴跳如雷,大喝道:“你们在搞什么封建迷信,快给我停下!” 谁知道这帮老头不仅不停,反而磕得更带劲,那架势,只要考古队不停工,他们就能把地磕出个窟窿来。 杨教授上前,想要好言相劝,驱散他们: “乡亲们,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们这是科学考古,这恐龙蛋化石是珍贵的文物,不是什么龙王爷的蛋。” 可那些老人被灌了迷魂汤,哪听得进去。 神婆还在煽风点火:“别听他们瞎咧咧,他们触怒了龙王爷,拍拍屁股走了,咱们得跟着遭殃!” 老村长将铜烟锅往腰间一别,挥挥手,几个民兵就撸着袖子准备拖老头。 刘国栋的手刚触到跪在最前头的王四爷的肩膀,他就跟被滚油烫了的癞蛤蟆一般,猛地一哆嗦,扯着破锣嗓子,发出杀猪似的惨叫:“哎哟喂呀,打死人咯!没法活啦!” 这一嗓子就跟信号一样,噗噗通通倒了一地老头。 “哎呀呀,我这把老骨头都要散架咯,你们是要我的老命啊!”刘老头边嚎,还边喷唾沫星子。 牛老头双手抱着头,在地上滚得跟个陀螺,嘴里哭喊着:“不得了啦,欺负我们这些老骨头咯,没天理啦!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看看呐!” ... 乱糟糟的声音里,还夹杂着神婆尖厉的唱词,“莫碰贵人骨,莫惹神君怒...” 要不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村里的民兵和科考队的众人被这些撒泼打滚的老头弄得畏首畏尾。 赵振国:太抽象了,满地骨冗的跟蛆一样。 这群人要是往后三十年去搞碰瓷,都不用培训,能直接上岗。 神婆和刘国栋正玩绕老头走呢,王四爷突然从地上爬起来,抄起一块石头,朝着考古队的仪器砸了过去。 “砰”的一声,仪器被砸了个稀巴烂,零件散落一地,贾教授心疼地直跺脚。 “干什么!这是国家的重要科研设备!”杨教授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呵斥道。 王四爷却一脸不屑,双手叉腰,大声嚷嚷着: “你们这些外乡人,跑到我们村里来捣乱,还说什么科学研究,我看就是你们想挖走我们的宝贝,触怒龙王爷,让我们遭殃!” 那些人被煽动的情绪更加激动,有几个甚至开始推搡起考古队的队员。 队员们边躲避着,边大声呼喊着:“大家冷静点,有话好好说!” 神婆冷笑一声,撇撇嘴说: “哼,你们这些外人懂什么!动了龙王爷的蛋,老天爷会降罪的,到时候洪水、旱灾、瘟疫都来了,你们能担得起吗?” 老村长气得直跺脚,手里那根拐杖把地戳得“咚咚”响,扯着嗓子骂: “当年剿匪都没见过这般赖皮的!你们…你们简直是无法无天!” 说着,白眼一翻,身子一软,居然昏了。 王栓住看见老村长被气晕,方寸大乱,“赶紧停下!别吵吵了,把老村长都气晕了!” 老头们根本不搭理他。 神婆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扯着嗓子喊:“什么气晕了,分明是得罪了龙王爷,遭报应了!” 老村长眼皮都快抽筋了,看王拴住还是不明白,只顾着急,向赵振国投去求助的目光。 赵振国刚才也吓坏了,没想到老村长是演戏呢! 他秒懂,冲过去拽下刘国栋背着的三八大盖,“砰”朝天放了一枪。 那声音震得周围的空气都跟着颤抖了一下。 “快!送老村长去医院!”赵振国大声吼道。 在场的人都被这么虎的一枪镇住了,刘国栋趁机背起老村长,拽着王拴住往人群外挤去。 他们走后,赵振国拉动枪栓,“咔哒”黄澄澄的弹壳跳出来滚进土里。 “6.5mm尖头弹,有人想试试么?” 他举着枪,对着闹事的人扫了一圈。 王四爷还嘴硬,梗着脖子喊:“我不信你敢开枪!” 赵振国举着枪瞄准了他,一字一顿地说:“你打坏了仪器,气晕了老英雄,你试试我敢不敢?” 王四爷的脸越来越白。 终于,他认怂了,他不仅认怂了,他还连滚带爬地冲过来,抱住赵振国的腿,扯着嗓子嚎嚎: “龙王爷啊,他们要把你的蛋拉走,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儿哟!我们也是为了你啊!” 赵振国:“...” 谁? 谁的蛋,啥乱七八糟的? 这老头为了命连脸都不要了? 赵振国震惊地指指自己,王四爷忙不迭地点点头。 赵振国:艹! 行吧,顺坡下驴吧。 他憋住笑,板着脸,特别严肃地喊: “都散了!老子的蛋,老子说了算!” 闹事的老头们都懵了,神婆还想嚷嚷,赵振国一个箭步冲上去,左右开弓,抽了她两耳光子。 “你别逼逼,这蛋他们拉走是要帮老子孵蛋,你瞎咧咧啥?” 考古队众人:? 不理解,但一帮老头连滚带爬地跑了。 至于神婆,被赵振国扇掉了两颗牙,见势不妙,想要偷偷溜走,被赵振国揪着领子拎了回来。 王老四也想跑,被赵振国揪住衣领留了下来。 神婆说话都漏风,但赵振国还是问出了事情的经过。 —— 昨儿个后半夜,李二牛潜了回去,听到守夜的考古队员说那石蛋子不是石蛋子,是恐龙蛋,他大惊失色,趁着夜色去找了神婆。 龙蛋?神婆突然有了主意。 她连夜召集了村里几个上岁数的老头,神神秘秘地说: “这恐龙蛋呐,就是龙王爷的蛋!龙王爷的蛋被挖出来,那是触犯了神灵,会给咱村子带来大灾大难的!” 老人们吓得浑身哆嗦,问神婆咋办。 神婆与众人商议明天一早去办祈福仪式,把这帮外乡人赶走。 —— 赵振国才不信这个老妖婆保护村子的借口,觉得她还是挨得轻。 还想再抽,老太太赶紧求饶,老老实实招了。 她家分到了几亩比较肥的地,怕误了播种,这才想出这种歪招来。 谁知道老头们能这么激动,把考古队仪器都给砸了。 当听说那台光学显微镜值一千五百块钱,神婆和王四爷都被吓晕了。 348、一条大鱼 赔,俩人肯定是赔不起的,于是神婆喜提三年劳教,王四爷一年... 据说被押往劳教农场的路上,王四爷把神婆的脸都给挠花了。 能颐养天年的,结果这下好了,吃上了劳教饭。 本以为出了这档子事儿,村里该消停了,可是并没有,村里挖出恐龙蛋的事情,越传越邪乎,连很多外乡人都知道了。 杨教授还组织给考古队讲课普及,可没啥用,还是赵振国生的蛋。 赵振国:... 他这次在家待的时间有点长,宋婉清又恰好在他回来之前月经刚走,天天累得腰酸背痛,有点怵... 晚上,宋婉清敲侧击地问:“振国,你回来这么久,厂子里的事儿都不管了,能行嘛?不会出啥岔子吧?” 赵振国嘿嘿一笑:“谁说我不管了,我这几天正联系邻村夏老头帮厂子里烧酒瓶子呢!” 说起夏老头,赵振国就一肚子气。 今天他去找夏老头的时候,比画来比画去,费了好大劲儿,那老头就跟榆木疙瘩似的,愣是听不懂。 好不容易听明白了,老头还嫌弃他,“你直接说观音菩萨捧着的玉净瓶不就完了嘛,啰里巴嗦说那么多废话,烦不烦呐。” 把赵振国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不过这老头手艺好,赵振国只得忍了,定了一批瓶子,五百毫升、三百毫升和一百毫升的瓶子各一百个,够老头忙活一阵了。 酒这种东西,酒瓶子上档次了,酒也就跟着能卖上价了。 而且赵振国相信,一百毫升的小瓶白酒,销量肯定会非常好。 宋婉清好不容易把黏人的棠棠哄睡着了,轻轻放在旁边的小床上。 赵振国刚准备拉着媳妇干点正事儿,气氛刚起来…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如同敲锣般的敲门声,硬生生把他宝贵闺女从美梦里给拽了出来。 发出震天的嗷嗷声。 赵振国什么兴致都没了,这哪儿是上辈子的小情人啊,绝对是情敌。 他无奈地翻身下来,套上大裤衩子,提拉上鞋,抱着小床上的闺女哄,可根本哄不好。 门外那人还在敲,赵振国把闺女抱到媳妇身边,这家伙吃上奶,总算是占住嘴,不哭了。 郁闷,那本来该自己吃的! 赵振国骂骂咧咧地去开门。 婶子见他起来了,缩了回去。 打开院子门一看,艹,居然是刘桂华那晦气玩意儿。 跟这女人多说一句话,他都觉得想yue~ 想关门,哪承想刘桂华却眼疾脚快,把脚卡在了门缝里,被夹的吱哇乱叫也不肯把脚收回来。 “老四,你听我说,我有事,真有事找你...” 赵振国哼了一声,满脸的不耐烦,跟这女人真没啥好说的。 “老四,有人,有人偷摸进村想收蛋!就那个啥恐龙蛋!” 赵振国闻言,准备揣刘桂华的脚一顿。 “啥?有这事儿?你咋知道的?” 刘桂华叹了口气,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 “唉,自打我站出来说想分地后,就跟你大哥那没良心的闹掰了,他直接把我赶了出来。 我没地方去,就住在了村口的茅草屋里,就是之前那个李知青住过的地方。 也不知道咋回事,附近一些单身汉就总是偷偷摸摸地来找我,可我刘桂华不想自己变成那被人戳断脊梁骨的窑姐,我要是干这事儿,我家大宝可咋办? 我回回都给拒了,枕头底下都藏着剪子防身...” 赵振国皱眉地打断她:“我对你当不当那啥没兴趣,你还说不到正题上,就给我滚!” 急着回去睡媳妇,很急! 刘桂华脸上露出一丝后怕的神情,接着说: “可今儿晚上,又来了个人,摸到我屋里头。一开始把我吓得够呛,我以为又是那些不怀好意的单身汉。 结果那外乡人一开口就跟我打听那个恐龙蛋,还说一个蛋能换一台收音机。 我当时都被惊到了,心想这蛋咋恁值钱呢。 他又说饿了,让我给他做点饭吃。我寻思着先稳住他,就给他做了饭。 谁知道吃完饭,他又想睡我,我就哄着他多说了两句。” 刘桂华撇了撇嘴,满脸的不屑:“他说他是从大地方来的,只要我能帮他弄来蛋,就给我这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哼,老娘能信他的话?狗男人的话,一句都不可信! 我刘桂华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这点脑子还是有的...” 赵振国越听越不耐烦,眉毛锁的紧紧的,这女人... 刘桂华自己也觉着前头扯的闲篇儿有点忒长了,赶忙说:“老四啊,人在茅坑里头呢,你们把人弄出来审审就啥都清楚咧。” 她明白自己压根儿就不是那个身强力壮男人的对手,于是,就在给这个男人煮的面条里下了点巴豆... 东西还真挺好使,就是效果有点恶心。 这货想上她的时候,肚子里一阵翻江倒海,紧接着就“噗噗”地蹿了一床。 最后,那人直接拉晕,倒在茅坑里,一身屎。 ... 赵振国听完:“...” 这女人干嘛非要来找自己啊,去找王栓住一样的,非来找自己, 不外乎是想修复跟自家的关系,可惜啊,他赵振国不是圣母,没出手收拾这个女人,已经是一种仁慈了。 如果这女人再作妖,他不介意让她永远闭嘴。 赵振国一宿没睡,好好审了审这位外地人。 其实挺好审的,那货那地方都拉脱了,只希望能干干净净地去死... 出乎他的意料,这女人逮到了一条大鱼。 刘和平顺着她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挖出了一条通过“公派留学”走私文物的暗线。 听说背后还牵扯到了京里的一位大人物,事儿可闹得不小。 要不是举报及时,这其貌不扬的石头蛋子真能被海关不小心放过,流落到海外... 刘和平很高兴,终于攥够了经验值,可以去部里工作了。 本来“三只手”的案子,功劳就够了,可惜“三只手”没逮到,上面领导说让他再查查,万一那人又潜伏回来了呢? 可犯了那么大的事情,三只手却销声匿迹了,查无可查。 刘和平都怕抓不到人,自己晋升无望了,没想到赵振国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这对刘和平是天大的好事,但对赵振国却不见得是个好消息。 刘和平走了,他的位置就空了下来,而继任的人,是姓沈那老小子的人。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赵振国身上。 349、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麻烦找来了 李建业带着刘黑豆风风火火赶到村里的时候,赵振国正站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和王栓住一起有条不紊地组织着村民分粮食种和化肥。 那台珍贵的光学显微镜被王四爷给砸了,考古队无奈之下只能提前结束考古工作。 考古队走之前,赵振国去找来杨教授,希望能借挖掘机帮村里把考古发掘的土地回填好,尽量不耽误村民的耕种。 杨教授觉得这本就是他们应该做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考古挖掘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但王栓住说不要紧,可以用桔梗堆肥这种土法修复土壤,后续再用石磙夯压,防止“吊根”,这样子地就还能种。 有了挖掘机,不光可以回填土,还可以顺便把基肥给埋了。 王新军送来了粮食种和化肥,也没跟赵振国提钱的事儿。 但赵振国可不准备免费发放,倒不是他为了赚钱。 而是免费的东西,村民们不会珍惜,还容易养成依赖心理。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这个意思,他跟王栓住商量后,决定把粮食种和化肥赊给村民。 这样既能让村民重视这些物资,也能给村里攒下点资金,以后遇到啥事儿也好有个应对。 ... “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王栓住扯着嗓子喊,赵振国和王会计一个做记录,一个负责发。 包产到户的村民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排起了长龙,眼巴巴地看着堆在前面的粮食种和化肥。 这粮食种确实看住不赖,圆鼓鼓的,比那顶好的苹果籽儿还大,但是那啥化肥,啥玩意儿? 李二牛挤到最前面,皱着眉头,一脸不满地说:“这啥意思啊?粮食种还要还?是赊给我们的?” 王栓住抬头看看李二牛,没好气地说:“不爱要滚蛋!别耽误后面的人!排队去!” 李二牛被噎得没话说,他后面的狗剩拍拍他的肩膀,“嘿,你脸大,你家种地不需要种子,你让让,白耽误我领!” 李二牛讪讪地挠着头,“别,我就是问问,问问而已!” 开啥玩笑,没粮食种种个屁啊!他才不愿意往后退呢! 人群里突然传出一个声音:“栓住,赊是不是要还啊?还多少?咋个还法啊?别漫天要价啊!” 这事儿王栓住早就跟赵振国商量好了,他朝王会计使了个眼色,王会计笑了笑,用手推了下眼睛,翻看自己的小本本: “大家放心,价格肯定合理。一级小麦的收购价是一毛四分三里一斤,二级小麦的收购价是一毛三分五里一斤,三级小麦的收购价是一毛三分一斤。 因为咱们村是试点,因此咱们就按最便宜的,粮食种给大家按一毛三分一斤,中不中?” “中,简直太中了!” 这么漂亮的粮食种,按三等小麦的价钱还,太划算了,能不同意么? 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有这么好的种子,明年自家搞不好也能吃上白面馒头了! 振国可说了,要是有余粮,他们酒厂管收,有多少要多少! 粮食种分得很顺利,包产到户的村民们按家里的地亩数打欠条,领粮食种,热闹而有序。 但化肥领取就不太顺利。 虽然王栓住和赵振国都介绍化肥能够提高产量,但还是有很多村民觉得这东西不靠谱。 “这化肥看着白花花的,能有农家肥管用?借了还要还,不如用免费的农家肥。” “就是就是,咱祖祖辈辈都用农家肥,也没见产量低多少。”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这也在赵振国的意料之中,新东西推广肯定是需要对照组的。 等明年用了化肥的粮食大丰收,那些没用化肥的农户才会意识到这东西有多厉害。 不过跟赵振国家关系好的农户,都赊了化肥。 邻居老张头,拍拍赵振国的肩膀说: “振国,我信你。这化肥我赊了,我相信用了它,明年收成
相关推荐:
逆战苍穹
邻家少妇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长夜(H)
女儿红
永乐町69号(H)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妇产科男朋友
可以钓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