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笺小说

旧笺小说> 遭殃(1v1,校园h) > 第128章

第128章

叔也死了!” 赵振国只觉脑袋里像进了只蜜蜂,嗡嗡直响,缺觉的脑子更不够使了。他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嘴里吼出一句: “日!昨天医生不是说全救回来了吗?庆叔咋也没了?这么大的事情,我咋一点都不知道?” 刘和平无奈的笑笑,把从椅子上跳起来的赵振国又摁了回去: “淡定!淡定!对外说两人都死了!其实都没死!是我为了引蛇出洞放出的假消息!” 赵振国都无语了,“操!大哥你说话能一口气说完么?” 好想暴揍一顿这么说话的刘和平,但是,他知道自己肯定打不过... 刘和平瞪了他一眼,“你还好意思说!我给你办公室打了好几个电话,一个都没人接!要不是电话一直打不通,我至于跑这一趟吗?” 赵振国给刘和平递了根烟,自己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哥,我这里昨晚上快乱套了,忙得团团转,压根没怎么在办公室待。” 这年代的电话又没有来电显示,他就不知道电话响过。 刘和平点点头表示理解,接着说:“老庆的老母亲,是真准备跳楼自杀的,差一点点就死了。 老太太中毒确实被救回来了,晚上也苏醒了。结果不知道咋滴就偷听到医生说她的重孙子因为中毒可能会变成傻子,受不了这个打击,就从病房楼跳下去了,还说自己把全家人都坑惨了,活着弄啥哩,死了清净。也是她命大,摔到一棵树上,挂住了,没死成。 至于老庆本人,就更有意思了,他在厕所用扎裤腰的绳子上吊,要不是王栓住看他蹲坑去了那么久不回来,跟进去看看,人估计现在已经在太平间了。 有人说老庆是受不打击自杀,可我瞅着那痕迹不太像,可惜人昏迷了,医生说缺氧时间长了,人都不见得能醒。我也是没办法,才对外故意放出消息,说这俩人都死了,没想到还真有条鱼上钩了,周岗冒出来了!” 赵振国:“...” 酒厂不太平,看来医院也不消停。 赵振国说:“我觉得周岗不像是那个背后的人,要是他干的,何必那么麻烦,直接一个大号炮仗炸了得了,还用毒药,这么费劲。你是不知道,他那炮仗,威力有多大。” 刘和平慢悠悠地说:“额,我和大勇也这么觉得,据我判断,周岗是为了替你顶罪。” 赵振国更是哭笑不得,他压根没罪,替个屁的罪!真不知道该说周岗这货是蠢还是忠心耿耿。 —— 这事儿得从赵振国离开家那会儿说起。 虽然赵振国跟宋婉清说没事,但她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总觉得心里没底儿。 于是就领着小红,想找应教授夫妻俩合计合计。 应教授夫妻都非常通透,听了宋婉清的话,觉得赵振国这事儿处理得果断,有魄力。 就像振国说的,问题不大,哪怕就是最坏的结果,只要毒不是振国干的,那些人肯定也会想办法保住赵振国。 就是怕有人背后使坏,下黑手。 应教授安慰宋婉清,“振国不会有事的,那小子本事大着呢,你是关心则乱。” 这小子从京市回来居然带了聂总给他的亲笔信,信上写得非常隐晦,但他看懂了,聂总说摘帽子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快的话,他能赶上回京市过年,慢的话,也能看见海棠花开。 真要走,他还有点舍不得宋婉清这个学生,她数学还行,可惜无心继承自己的衣钵,反而是想学医... 宋婉清从牛棚出来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她走着走着,就遇上了在附近拾柴火的周岗。 周岗看见是小嫂子,赶紧迎上去,急切地问:“四哥咋了?出啥事儿了?” 宋婉清信不过周岗,没有跟他多说。 周岗其实已经知道了庆叔家的事,但他知道的版本是庆叔偷吃振国哥家的鹿,全家都中毒了。 他一直记着振国哥的仗义,想找个机会报答。 一听这事儿,就琢磨着能为四哥做点儿啥,哪怕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他冲动之下脱口而出:“小嫂子,要不我主动去自首,把这事儿扛下来,就说我干的!” 把宋婉清惊得差点没把小红毛薅秃,她赶紧连连摆手,“用不着这样,事儿不是振国干的,公安会查清楚的,你别添乱。” 周岗听小嫂子这么说,也就没再坚持。 后来听说庆叔全家救回来了,周岗觉得只要不死人,振国哥应该摆的平。 可没想到,后半夜的时候,民兵刘国栋慌慌张张地在村里用大喇叭喊,说刚接到城里的电话,庆叔老娘咽气儿了,庆叔也死了! 周岗一琢磨,坏菜了! 死俩人,事儿太大。 他不知道这消息是刘和平故意放出来的,只觉得义字当头,自己该站出来,为振国哥做点什么。 于是,周岗心急火燎地跑到了镇上,跟值班的周大勇说自己是来自首的。 周大勇听说赵振国他们村子出了大事儿,哪儿还歇得下去,匆匆忙忙就赶回来上班了。没想到,后半夜,就碰上周岗这事儿。 周大勇把人拉到屋里,细细一问,结果真有意思。 周岗是一问三不知,连老庆全家中的什么毒都不知道,就梗着脖子硬说那毒是自己下的。 周大勇无奈了,这浑小子,这是能闹着玩的事儿么?连罪都能瞎认? 于是把人暂时留下,给刘和平打了个电话,把事情反馈上去。 —— 听刘和平讲完,赵振国问:“大哥,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刘和平说:“你让人送来的那人,酒还没醒,啥也审不出来。现在没证据这几件事情之间有关系,所以,我想将计就计...” 320、都是戏精... 赵振国觉得刘和平还挺奸诈的,不过这个计划可行,于是... 周一丰收酒厂上班的点儿,众目睽睽之下,赵振国被一个穿白制服大檐帽的人带走了,手上还搭着一件衣服,好像拷着手铐! 王大海冲出来的时候,赵振国已经被塞进了一辆BJ212里。 他急坏了,想冲上去问问怎么回事,赵振国却偷偷冲他摇摇头,用口型说:“没事!” 接下来的两天,王大海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儿吧唧整天丧着脸。 他又憋屈又发愁又害怕,振国哥有事儿瞒着自己,发霉的原料、有问题的酒咋办,振国哥也不交代一声就走了。 王大海这副模样,让外头的人更加确信,赵振国肯定是犯事儿了! 其实,赵振国在局里过得挺滋润。吃得好,睡得好,甚至还有人给他包扎了豹子挠的伤口。 可惜那个老师傅是一问三不知,而且背后那人居然没动静。 第三天中午,赵振国吃完饭正靠在椅子上打盹儿,刘和平急匆匆地进来说:“动了!” 赵振国眯着眼问:“啥招?” 刘和平说:“省里组了个考察团,要到你们酒厂去视察工作。” 两天了,有人终于忍不住,要图穷匕现了。 看赵振国站起来拿着一叠信纸在那里摆弄,没有要走的意思,刘和平急得直跺脚,嚷嚷道: “你还不赶紧走,磨蹭个啥呢?再磨蹭下去,黄瓜菜都凉了!” 赵振国却不慌不忙,慢悠悠地说:“我这东西有用处着呢。” 说着,他拿着一张信纸,用刀裁成一个个小卡片的样子。 刘和平:这货有毛病吧? ... 等赵振国回来,老远就看到王大海站在工厂门口,跟个无头苍蝇似的,来回打转。 看见赵振国后,他小跑迎了过去,激动到不行地说: “振国哥,你可算回来了,快去厂里看看,省里市里来人参观咱们厂子了,我、我害怕,你快去进去吧。” 厂门口停着几辆黑色伏尔加GAZ-24,还有一辆中巴车。 赵振国迈腿下车,阔步朝着厂内走去。 车间内,正跟省里来的考察团介绍着运作情况的胡志强,看到赵振国迈着大步走了进来,想着这货终于来了,他只是挂个名,并不熟悉丰收酒厂的情况啊。 他冲着考察团的人介绍道: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丰收酒厂的赵振国副厂长。” 考察团的一群人,都带着不同程度的惊讶,谁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年轻。 赵振国注意到,考察团某个领导看自己的表情,不太好看。 他从口袋里把手写的小卡片,递给王大海,让他分发给大家。 王大海都懵了,这啥玩意儿? 额,这是赵振国用信纸裁成名片大小,以一瓶酒的代价,让小孙帮他写的手工名片,跟后世的名片很像,上面有名字、联系电话。 这帮人里面肯定有要来看笑话的,但这么多人到厂里来,本来就是绝佳的营销的机会,不用白不用。 他站在中间,冲着十几人的考察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紧随着就开始介绍厂的情况,以及未来走势规模。 他介绍的非常详细,听得考察团一众人,赞同的频频点头。 谁都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人,竟然有超群的智慧与头脑。 介绍完之后,有人提议要去原材料仓库看看。 赵振国想也没想,一口就应承下来,热情地张罗着要带考察团众人去原材料仓库转转。 去的路上,王大海像是眼睛抽筋了似的,疯狂跟赵振国挤眼,可赵振国就跟没看见一样,把王大海急得衣服前后都被汗透了。 也不怪他着急,换原料赵振国是瞒着王大海的,他怕大海演技不行露馅了,就这种原生态、纯天然的反应最好,最能唬人。 果不其然,赵振国看见有个工人脸上挂着看好戏的表情,还有郑副厂长,貌似也知道点啥。 看对手笑话的时候,果然容易得意忘形,露馅。 —— 丰收酒厂的原材料仓库里,一排排粮袋整齐地码放着,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特有的醇香。 考察团一行人,在赵振国的带领下,对原料进行实地考察。 还没等赵振国开袋子,有个工人无意间碰到了一个粮袋,也不知怎么着钩住了粮袋的绳子,哗啦一声,袋子里的玉米如同金色的瀑布般洒落了出来。 众人听到声音都不约而同地扭过头来,王大海差点惊呼出声。 他本能地想冲上来,把玉米一粒粒地捡回去,可哪儿来得及啊,有个考察团的领导蹲下来,抓了一把玉米,放在手心仔细端详着。 王大海这才发现,咦,这是好玉米!他偷偷瞟了眼振国哥,发现振国哥正冲他笑。 他差点没哭出来,四哥早就想好了办法,却不告诉他! 那个“不小心”扯开袋子的工人也懵了,他呆呆地看着考察团众人的反应,完全不是他预期中的惊讶和失望,反而是一种满意的神色。 而且,这玉米也不对,明明自己换成了色泽暗淡、甚至有些发霉的坏玉米,怎么又变成了金黄色、颗粒饱满的好玉米? 郑副厂长狠狠地瞪了那工人一眼,意思是你办的好事,连袋子都能搞错。 那工人也委屈,又扯开了几个袋子,可是无一例外,都是黄澄澄的好玉米。 满心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会这样... 他还想继续扯,却被郑副厂长用眼神拦住了,怎么也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出了原材料仓库,赵振国又带着考察团去其他车间,介绍情况。 可惜到了成品仓库,郑副厂长居然不指示手下意外打碎酒缸了。 好遗憾! —— 直到天擦黑,考察团才结束考察,坐上轿车纷纷离开。 他们离开后,刘和平也来了,把今天那些有问题的厂里人,一个不落,全部带走,人太多了,一辆212都不坐不下,还得另找车来装。 王大海目送着远去的小轿车,心中禁不住感叹,自己跟振国哥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通过他给考察团的介绍,才发现,自己跟他相差有多远,简直就是没有可比性,振国哥他不仅有远见,还有谋略。 一串钥匙而已,要是他,绝对不会想到是有人想害人,憋着坏!也不会那么果断那么快想到办法! 看的出来,被有心人弄出来的考察团,本来是来看笑话,却非常满意振国哥的对酒厂的未来计划,和产能交付,相信用不了多久,厂里的订单,就会增加。 更加坚定,一定要跟着四哥好好干! 刘和平带着人不眠不休地审了两天,这帮人全撂了,可结果,跟赵振国想的,不太一样。 321、用半拉馒头审犯人... 郑副厂长起初那是抵死不认,嘴硬得跟石头凿出来的一样,还一直喊冤! 其他人也不知道郑副厂长许了他们啥好处,一个个也是宁死不屈的样子,把刘和平都给气乐了,妈的,冤他们妈的冤!犯罪分子跟他搞这套,有病吧! 遇到自己,他们算是撞到铁板了。他有的是办法,撬开他们的嘴! 他也不废话多问了,直接把九个人分别关进了小黑屋里,一晾就是整整一天,水不给一滴,饭更别想沾边。 到了晚上,还特意让人拿大灯泡照着,让他们连眼皮都合不上。 就这么熬着,到第二天上午,那一个个又困又饿又累的,心理防线早就摇摇欲坠了。 这时候,刘和平啃着馒头,悠哉游哉地开始审讯了。 他嚼着馒头,就着咸菜,吸溜一口稀饭,然后抹了抹嘴,慢悠悠地说: “郑副厂长啊,他已经全招了,你爱招不招...别耽误我吃早饭,刚出锅的热腾腾的馒头,老香了!吸溜...” 那人饿了一天,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肚子咕咕叫,咕咚咽了咽口水,眼巴巴地看着刘和平问:“说了,能...能来一口么?” 刘和平又咬了口馒头,腮帮子鼓鼓地,吃的吧唧响,“额,只要你招了,馒头分你一半!” 那工人扛不住了,竹筒倒豆子似的,一五一十全招了,喜提半拉馒头和一根萝卜干。 到下午,刘和平手里就集齐八个人的口供了。 哪怕是扛得住早饭的诱惑,也扛不住中午的那一块红烧肉。 郑副厂长招不招,其实已经没啥大关系了,案子已经十拿九稳了。 可郑既明哭着喊着非要见刘和平,刘和平一来,他就哆嗦着全招了。 托他厨子爹的福,他这辈子都没挨过这么久的饿,就连那三年,也没这么久不吃不喝过,这回遭老罪,差点儿没把魂儿给饿丢了。 刘和平审来审去,包括郑副厂长在内的九个人,就只承认忽悠老师傅去找王大海喝酒,偷钥匙换发霉粮食,就是死活不承认酒里下毒的事儿。 他觉得这几个人不老实,又熬了他们一晚上。可再问还是这,问不出新的了,这些人全都跟鹌鹑似的,一个个蔫头耷脑。 他就纳了闷了,那天他和振国觉得有问题的人,全都被带回来了,咋会这样呢?难道还有漏网之鱼? 那天振国陪考察团转悠的时候,他就趴在办公楼顶上,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下面那群人的一举一动,有几个人他瞧着有问题,也都带回来了。 问出来的结果,刘和平觉得不可思议,就换了点发霉的粮食,一伙人死扛了一天?这事儿,真有点不知道该咋形容了。 据郑既明说,他这么干就只是想把赵振国拉下来而已,这货一来,他这个副厂长就成了摆设,他心里不平衡,就想使点坏...他刚好有同学在省里工作,给某个领导当秘书,于是就让同学促成考察团来,想让赵振国当众出丑。 这个事儿别说刘和平不理解,赵振国也是一头雾水,心里直犯合计:原料仓库和成品仓库的事儿,难道还不是一伙人干的?有人趁乱摸鱼?跟庆叔的事儿有关系么? 赵振国拎着水瓶,给刘和平的杯子里添了水,问:“庆叔那边,有啥新动静没?” 刘和平捏了捏眉心,一脸愁容地说: “没啊,医院那厕所,人来人往的,跟赶集似的,连个可疑的影子都没瞅见。庆叔还一直躺那儿没醒,医生说大概率醒不来了,叫啥死亡来着?哦对了,脑死亡。” 赵振国:“...” 有点蛋蛋的愁。 他掏出一包大前门,磕了一根出来,没点燃,只是叼在嘴里,陷入了沉思。 刘和平问赵振国:“你打算咋整?有啥想法?” 赵振国慢悠悠地说:“还有一个多星期,酒就该交付了。郑副厂长死活不承认下毒,那下毒的肯定另有其人。这人既然敢下毒,到时候肯定会有后手。咱也别急,再等等看,瞧瞧情况再说。” “那,到时候他要是不动手呢?”刘和平问。 赵振国笑笑说:“他不动手,咱自己动手,装中毒...” 刘和平点点头,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也只能这么办了。他端起水杯,抿了口,眉头依然紧锁。 说到这儿,赵振国又想起了那谁,便问刘和平:“周岗那小子,咋弄?一直关着也不是个事儿。” 刘和平无奈地说:“我本来想放出庆叔死的消息,钓条大鱼出来,结果大鱼没钓到,却钓到了他这条小泥鳅。这…” 他没说完,赵振国却已经听懂了。本来是想等这事儿结束了,再把周岗给放了,现在倒好,这烂事儿还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赵振国也觉得很糟心,但有啥办法呢? “大哥你看吧,该咋办咋办吧...现在也无所谓走漏风声了...” 刘和平点点头,表示赞同。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和决心。事儿虽然难办,但该办还是得办,那话咋说的,“与人斗,其乐无穷!” 送走刘和平,赵振国给王新军挂了个电话,说了下事情的进展,又扯到包产到户的事情。 王新军立马来了精神,笑着说:“你这光打雷不下雨不行啊,你牵头搞个试点呗,自产自销,刚好补充你厂子缺的粮食,一举两得嘛。” 赵振国:... 也不是不行,就是,他们村用不用改名叫小岗村? 等把那个下毒捣鬼的人抓出来,就回老家跟王拴住商量商量,开搞! ... 借着郑副厂长这档子事儿,赵振国铁了心,要把厂里的风气好好整一整。 他特地组织了个全厂职工大会,宣布要把郑既明和那八个工人一块儿开除。 这话一说,会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工人们或坐或站,目光都聚焦在赵振国身上。 这年头实行的是“统包统配”制度,厂子没有随便辞退工人的权力,得报劳动部门批准,而且也很少见有企业辞退工人,赵振国看过后世的新闻,工厂辞退率是0.02%,约定于没有。 “开除?天啊!这是啥新词儿,听都没听说过!” “郑副厂长好几天没来上班了,是开...开除了?” “老陈,老王,老刘,咦,都好几天没来了!” ... 工人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会场里一片嘈杂。赵振国看了看台下,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喊道:“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几句!” 322、职工大会大型社死现场 “静静,大家静一静!”赵振国拎着绿色的大喇叭吼道,瞬间盖过了台下的议论声。 工人们纷纷安静下来,转过头来看着赵振国。 赵振国环视了一圈,缓缓开口道:“我知道大伙儿心里都有疑惑,为啥非得开除他们不可。 我跟大家说清楚,他们把咱原料仓库里的好粮食偷偷换成了发霉的坏粮食,给我们厂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是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大事儿,公安已经把他们给抓起来了。劳动部门也批了申请,要把这些不法分子开除出厂。” 说着,赵振国猛地展开盖着红章的文件,前面的人伸着脑袋看,咦,

相关推荐: 逆战苍穹   邻家少妇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长夜(H)   女儿红   永乐町69号(H)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妇产科男朋友   可以钓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