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笺小说

旧笺小说> 遭殃(1v1,校园h) > 第164章

第164章

忙爬起来,伸手拉亮了床头的灯泡。 这一瞧,好家伙!只见小团子正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小肚子咕噜咕噜地响,屁股底下那叫一个惨不忍睹,黄澄澄、稀溜溜的,床单都被弄脏了一大片。 赵振国又好气又好笑,“这小祖宗,准是白天红橘吃多了,闹肚子了。” 这还睡毛线啊,起床收拾吧... 他是真想把小团子捞起来打屁股的,可这家伙醒的时候揉了揉眼睛,然后黑眼圈都发黄了,还打个屁啊,赶紧擦吧... __ 第二天大清早,王新军刚到单位,屁股还没挨着椅子呢,传达室就给他送来了一封电报。 王新军拆开一看,好家伙,整个人都愣在那儿了。 他嘴里忍不住嘟囔:“这赵振国啊,入川了都还不消停,还是这么能瞎折腾。不过啊,他折腾的可都是正经事儿,咱哪能不拉他一把呢!” 看完电报,王新军思考了半天,噼里啪啦地打了几个电话出去。 他本来知道了个好消息,想告诉赵振国,可他人在船上,通讯不便。 算了,等着人回去,事情应该就办的差不多了。 再说这被王新军惦记着的赵振国,这会儿他们的船都快到云阳了。 站在船头,远远地就能瞧见张飞庙那“江上风清”四个石刻大字,在晨光里透着一股古朴劲儿。 再往前看,庙前的临江石壁就像个天然的大画布,那依山而建的庙宇,红墙青瓦,层层叠叠,在云雾里若隐若现,那景观壮丽得嘞,把船上的人都看直了眼。 赵振国在船头瞧着那张飞庙,越瞅心里头越跟猫抓似的,痒痒得不行。他撒开腿就往驾驶舱跑,一进门就扯着嗓子喊: “张大哥哎!咱下船去张飞庙里头逛逛呗!你瞧瞧这景致,多带劲呐,要是不去瞅一眼,那可太对不住这好风光咯!” 张飞庙原先的地界儿那叫一个绝,依着山、靠着江,背后是那飞凤山,当地人又叫它凤凰山。庙门正对着长江北岸的云阳旧县城,庙里的建筑群顺着山势,东一栋西一栋地错落着,远远瞧着,形成“楼台高倚凤凰山”的景观,别提多独特了。 不过后来因为三峡库区要蓄水,张飞庙原来的地儿在淹没线底下,没办法,只能整体搬到长江南岸的盘石镇龙宝村狮子岩下头去了。 要说这张飞庙的历史,那可老长了。它始建于蜀汉末期,差不多是公元3世纪那会儿,是为纪念张飞的首级。据说,张飞遇害之后,脑袋被人扔到云阳江里头了,后来被渔民给捞上来,就葬在了飞凤山。 所以就有了“头在云阳,身在阆中”这么个说法。 430、最好的安排 这张云良打小也是听着《三国演义》的故事长大的,那故事里头的英雄豪杰、金戈铁马,他可都门儿清。这会儿赵振国提议去张飞庙瞅瞅,他也姓张,哪有不答应的理儿哟! 说起来他也从这里经过过多次,但如果不是因为赵振国提议,他还真没上岸去看过。 宋婉清一听这是张飞庙,也来了兴致,一行四人上了岸,准备去张飞瞧瞧。 眼下正赶上特殊的历史时候,别的地方的好些古建筑都在运动里遭了殃,不是被弄坏了,就是给关上了门。 但这张飞庙地处偏远,就跟藏在深山里的宝贝似的,再加上老百姓对张飞那信仰,根基深着呢,所以庙的基本建筑结构还留着,祭祀的功能也没落下。 赵振国进了庙,在香炉里恭恭敬敬地点了三根香烟,就当是祭拜张飞老爷子了。 好多年一晃就过去了。有一回,张天良在电视里瞅见张飞庙整体搬迁的新闻,那画面一闪,他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回到当年,想起他们在云阳多耽搁了两个小时,去了趟张飞庙。 —— 从云阳那片浸透了千年岁月的土地上,赵振国他们一行人又风风火火地踏上了新的路途。 这一路上啊,那可真是游山玩水、访古探幽。 先去了奉节的白帝城,那地方,刘备托孤的故事还在耳边隐隐回响,仿佛能看见当年那风云变幻的场景;又瞧了巫峡和神女峰,巫峡幽深得像条沉睡的巨龙,神女峰缥缈得如同仙子下凡,美得让人心醉;还登了岳阳楼,站那楼上,望着那浩浩荡荡的洞庭湖水,心里头那叫一个敞亮。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看,最后才到了汉口,就跟在一幅由历史和山水交织而成的长卷里逛了个遍,每一处地方都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船驶到汉口码头,稳稳地靠了岸。 张天良心里头还是七上八下的,不踏实得很。 他忍不住伸出左手,轻轻扯了扯赵振国的胳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赵振国,开了口:“振国啊,这事儿你可不能反悔哟!” 赵振国一听,仰起头,“哈哈哈”地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用力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张大哥,你这是想多啦!我赵振国说话算话,一口唾沫一个钉,说出去的话就跟泼出去的水,哪能收得回来哟!” 这时候,汉口码头上热闹得像开了锅似的,人来人往,挑担的、拉货的,一个个忙得脚不沾地,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跟唱大戏似的。 就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头,冷不丁来了三拨人。 这三拨人看着是各干各的,谁也不搭理谁,可心里头都揣着同一个事儿,眼巴巴地盼着赵振国呢。 一拨是武汉中科院水生所的,一拨是武汉动物园的,还有一拨是陈卫民派来的。 赵振国本来也琢磨把那白鳍豚给放了,可转念一想,这白鳍豚要是放了,万一又被哪个不长眼的捞起来吃了,可咋整? 不如赶紧联系联系王新军,把这白鳍豚送到武汉的中科院水生所去,那儿有专业的人照顾,肯定错不了。 至于小团子,赵振国虽说心里喜欢,想养着它,可又怕自己没经验,把它给养坏了。 他寻思着,不如交给武汉动物园,反正送到国外的外交熊猫都是从武汉动物园送走的,人家那饲养经验丰富着,小团子在那儿肯定能过得舒舒服服的。 —— 张天良这人办事,那叫一个仔细,他挨个检查了水生所那帮人的证件,确认无误后,才带着他们往放白鳍豚的地儿去。 可动物园来接小团子的那帮人,可就遇上大难题咯。 小团子这小家伙,平时看着温温顺顺、乖乖巧巧的,这会儿也不知道咋的,就跟长在赵振国腿上似的,两只小爪子死死地扒着,任凭动物园的人怎么哄、怎么劝,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就是不肯撒手。 棠棠呢,一看小团子不肯走,小嘴一撇,“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那哭声,撕心裂肺的,听得人心里头直发酸,就像被刀割了似的。 她一边哭,一边还伸出小手去拉小团子,嘴里嘟囔着:“不,不…不走…” 赵振国之前就跟宋婉清念叨过这档子事儿,宋婉清心里头早有数,估摸着闺女待会儿指定得哭上一场。 这不,棠棠一咧嘴,宋婉清眼疾手快,一把就把闺女抱了起来,嘴里“乖乖”“宝贝”地哄着,想把她那小情绪给安抚下去。 赵振国瞅准这个空当,麻溜儿的伸手把扒在自己腿上的小团子给扒拉下来。 小团子那小爪子还死死地抓着他的裤腿呢,赵振国心里头也怪不是滋味的,可还是咬了咬牙,把小团子塞给了动物园那帮人。 小团子“嘤嘤嘤”地哭着,那小模样可怜巴巴的,小爪子在空中乱抓,像是要抓住最后一丝希望,可还是被动物园的人给带走了。 送走中科院水生所和动物园那两拨人之后,陈卫民派来的那两人跟船上的人一起,把那三个大坛子和其他东西给抬上了解放车。 “赵大哥,嫂子,还有小棠棠,快上车嘞,咱回家咯!” 赵振国跟张天良挥手告别,生活舱里他还给张大哥留了点东西。 张天良站在船头,笑着摆摆手:“行嘞,振国,你们一路顺风啊!” 赵振国一手拉着宋婉清,一手牵着还在抽抽搭搭的棠棠,朝着解放车走去。 上了车,棠棠就像只霜打的茄子,哭丧着脸,小嘴撅得能挂个油瓶。她把头扭到一边,就是不肯理赵振国。 赵振国一会儿从兜里掏出颗糖,在棠棠眼前晃悠:“闺女,看,爸爸给你带糖啦,可甜嘞!”棠棠瞥了一眼,把脸扭得更厉害了。一会儿他又扮个鬼脸,挤眉弄眼的:“棠棠,看爸爸这模样,像不像个大马猴?”棠棠还是不为所动,小肩膀一耸一耸的,还在生爸爸的气。 赵振国使尽了浑身解数,可棠棠就是不买账。宋婉清在一旁看着,又好气又好笑,轻轻拍了拍赵振国的肩膀:“你就别折腾啦,等孩子自己消消气吧。” 赵振国无奈地叹了口气,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心里头五味杂陈,不知道这小棉袄的气啥时候才能消呢。 他觉得把小团子送到动物园,那儿有专业的饲养员,有合适的饲养环境,对小团子来说,那肯定是最好的安排。 可谁能想到呢,第二天,赵振国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听见院子里一阵嘈杂声。 他出门一看,好家伙,动物园的人居然找上门来了。 431、去而复还~ 赵振国忙不迭地问:“这是咋回事哟?” 来人脸上堆着几分尴尬的笑,嘴巴刚要张开说话呢,赵振国就感觉自己的腿被啥东西紧紧抱住了。 低头一瞧,竟是小团子! 这时候,听到动静的宋婉清抱着棠棠也从屋里出来了。 棠棠之前一直哭丧着个小脸儿,咋哄都不肯搭理她爸。 这一瞧见小团子,小家伙在妈妈怀里直扑腾,非让妈妈把自己放下来。 一下地,棠棠就一把抱住小团子,扯着嗓子“嚎嚎”大哭起来,那哭声,都快把房顶掀翻咯。 哭着哭着,棠棠还把自己嘴里正咕噜咕噜喝着的奶瓶递给了小团子,嘴里含含糊糊地嘟囔着:“喝,喝……” 小团子呢,也不客气,抱住奶瓶就“咕咚咕咚”吸起来,那架势,就跟饿了好几天似的。 从动物园来的那两人,瞅着眼前这场景,真是哭笑不得。 他们把小团子接回动物园后,就照着以前养熊猫的经验来伺候这小祖宗。他们动物园养熊猫那可是有经验的,接到上级电话说有只三个大月的熊猫要来后,他们早早地就寻了头奶牛,就等着给小团子喂奶。 竹笋、竹叶、苹果啥的,也都备得妥妥当当。可谁能想到啊,小团子一到动物园,就开始闹绝食。 赵振国他们带着小团子在路上走了一天,这小家伙也就跟着饿了一天,啥也不肯吃,掰着嘴喂都喂不进去。 饲养员一开始还以为是食物不合它胃口,把熊猫爱吃的那些东西都试了个遍,可这小祖宗就是不买账,啥都不吃。 这可把饲养员愁坏了,这么金贵的小家伙,要是在自己手里养没了,那可咋整哟! 难道是这小家伙水土不服,想家了?可它跟着赵振国一路从四川出来,不也活蹦乱跳的么?咋一到自己手里就成这副模样了? 这时候,有人突然想起接小团子的时候,它死死扒拉着赵振国的裤腿,死活不肯走的那一幕。 这人一拍大腿,提议道:“难不成这小团子,是舍不得赵振国?” 大家伙一商量,实在没别的法子了,只能带着小团子来找赵振国。 还真别说,这小团子一到赵振国家里,胃口立马就好得不得了。 只见它“咕咚咕咚”把一奶瓶奶粉喝了个精光,喝完还不算完,赵振国给它了半拉馒头,它小爪子一伸,抓起来就往嘴里塞,吃得那叫一个香。 饲养员在一旁看得直瞪眼,嘴巴张得老大,半晌说不出话来,莫不是之前把这家伙养得太娇贵了? 可瞅瞅这架势,也不像啊,看样子问题八成出在这赵振国身上。 那黑白相间、圆滚滚毛茸茸的小团子,就跟个会动的毛球似的,一下子就勾起了小红和小白的好奇心。 这俩闻着味儿就出来了。 嗖,小红从后院蹿了出来,小白则扑腾着翅膀从屋檐下飞了下来。 动物园的人瞧见这阵仗,吓得脸都白了,生怕金雕和狐狸一不留神伤到这金贵的熊猫。 他们刚要抬脚上前阻拦,赵振国赶忙摆摆手,笑着说道:“莫慌莫慌,没事儿的。” 说着,他就冲着小红和小白扯着嗓子喊:“你俩可给我听好了,玩归玩,千万别伤着这个金疙瘩,它可是咱的宝贝疙瘩嘞!” 小团子似乎一点也不害怕这两个新来的“朋友”,它抬起头,好奇地看着小红狐狸和金雕小白,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像是在和它们交流。 小红狐狸兴奋得尾巴摇得更欢了,它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小团子的爪子,小团子则用小爪子轻轻拍了拍小红狐狸的脑袋,两个小家伙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小白飞到小团子身边,用它那巨大的翅膀轻轻碰了碰小团子的身体,小团子被这突如其来的触碰吓了一跳,一下子缩成了一团,但很快又伸出脑袋,好奇地看着金雕小白。 棠棠和三个小家伙就这样在小院里嬉戏玩耍着,时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把整个小院都变得热闹非凡。 —— 饲养员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嘴巴张了又张,完全不知道该说啥! 这?怎么感觉这人家里比他们动物园还热闹,倒像是个真正的动物园呢! 罢了罢了,领导也瞧出这其中的门道了,冲着饲养员一挥手,招呼道:“赶紧的,把东西往下搬!” 赵振国还一头雾水,没闹明白到底搬啥呢,领导就一把拉住他的手,满脸堆笑地说:“赵同志啊,这可要麻烦你啦!” 赵振国刚要问麻烦什么,就瞧见饲养员牵着一头奶牛“哞哞”叫着下来了,还搬下来好几筐竹笋、竹叶,还有红彤彤的苹果,堆得跟小山似的。 赵振国:... 这还不算完,领导又从兜里掏出三十块钱,硬往赵振国手里塞,嘴里还念叨着: “赵同志,这点钱你就收下,以后啊,就麻烦你帮忙照顾这只熊猫啦……” 赵振国还没搞懂这钱是什么意思,哪肯要这钱,连忙摆手拒绝。 领导却一本正经地说:“赵同志,你就别推辞了。以后我们每个月都会送粮食和钱过来,你就安心照顾这只熊猫就行……” 赵振国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啥意思? 动物园这是要把养熊猫的活儿外包给自己啦? 他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领导瞧见了,赶紧又补了一句:“那个,要不这样,我们饲养员小赵,就是赵向红,也给你留下。他可有经验了,绝对不会给你添麻烦的…放心,他自带粮票...” 得嘞,话全被这领导给说了。 不对啊,赵振国突然一拍脑门,他还得陪媳妇去京城呢,这咋行?在老家也待不了多久了。 没想到领导一听,哈哈一笑,满不在乎地说: “没事儿啊!你就先养着,等它断奶了,要是它愿意跟我们走,我们就接走;它要是不愿意,你们反正也要进京,到时候就带去京市动物园呗,反正京市动物园也有熊猫……” 听领导这话里的意思,只要这熊猫不死在赵振国手上,咋整都行。 432、天大的好事儿 赵振国心里头正犯嘀咕,还没来得及张嘴说个“不”字儿。 就瞅见棠棠小嘴一扁,那眼泪珠子在眼眶里直打转,眼瞅着又要“哇啦哇啦”哭出声来。 女儿奴赵振国哪儿还敢犹豫,立刻答应了下来,接下了这编外饲养员的活儿。 动物园都开出这老些好条件了,他还能说啥? 饲养员直接留下帮忙,小团子还自带口粮,领导甚至还给他发工资,还犹豫个啥,养就养呗! 以后长大了让棠棠骑着玩,蚩尤的坐骑,那感觉肯定倍儿棒! 赵振国觉得需要把婶子提前接回来了,要不然家里留个外男,真不方便。 婶子前些日子已经出院了,正住在儿子家呢。 听说赵振国他们回来了,婶子还闹着要过来瞧瞧。要不是赵振国坚持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让她好好养着,她早跑回来干活了。 在婶子心里,宋婉清和棠棠可比她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好伺候多了。人家不仅每个月给钱,还对她关怀备至。 她那儿媳妇呢,她多吃一片肉,都要阴阳怪气地数落她,嫌她没把自己赚的钱都拿出来贴补家里。她儿子呢,就跟没听见似的,装聋作哑。 —— 送走动物园的领导后,赵振国准备找王拴住,帮忙把婶子给接回来。 赵振国从市里经过的时候,把那三坛子卸到了厂里,准备送娘俩回来,再回厂里。 赵振国带着礼物到的时候,王栓住正在屋里头看文件,瞧见赵振国,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咧着嘴说: “哟,振国啊,可把你盼回来了!我正寻思着去找你呢,嘿,你就来了。” 赵振国挠挠头,有点摸不着头脑,问道:“拴住叔,这是有啥喜事儿啊,这么高兴?” 王栓住神秘兮兮地说:“我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保准你知道了乐得合不拢嘴!” 赵振国一听,好奇劲儿上来了,刚要开口追问,王栓住就把手上的文件递了过来“来,振国,你看看这个。” 赵振国接过文件,眼睛快速地在上面扫视着,越看越激动,手都有点微微颤抖了。 按照文件的说法,应教授夫妻可以光明正大地出牛棚了! 赵振国把接婶子的事情说了,王栓住说:“行啊,那这文件,振国啊,你帮我去送吧。” 赵振国跟应教授夫妻的关系,王栓住心里门清,这两口子,总算是熬出头了。 哎,振国眼光咋那么好呢,那么早就知道要跟这俩人搞好关系… —— 因着赵振国带回来的聂老那封信在前,应教授夫妻早已知晓政策松动、局势有望好转。 所以当赵振国把那份“平反”的文件递到他们面前时,老两口虽也难掩喜悦,但并未表现得特别激动。 应教授轻轻摩挲着文件,眼神中满是感慨,说道:“这日子啊,总算是熬出头咯。” 应夫人说:“是啊,老头子,天终于亮了!” 赵振国笑着问: “您两口子打算啥时候回京啊?这没多久就过年了,要不就留下过完年再走?到时候清清要是拿了大学通知书,咱们一起热热闹闹地进京,多好啊!” 应教授一听,哈哈大笑起来,“你就对你媳妇那么有信心呐?” 赵振国挺了挺胸膛,满脸自豪地笑道: “那是当然!清清是您的学生,要是连大学都考不上,出去哪敢说是您的学生呀,岂不是丢了您的人?您可是学界泰斗,教出来的学生个顶个的优秀,清清肯定也不会差!” 最后那句本是恭维的话,应教授听完,心里却酸涩不已,他确实有很多学生,可是他被打倒之后,一个个都跟他划清界限...这回京之后再相见… 应夫人觉察出丈夫的情绪不对,笑着打岔说:“振国有这番好意,要不咱们就留一留?” 应教授也跟着点头,说:“行,那我们就多留些日子,等过完年一起走!” 有了文件,老两口自然没有继续住在牛棚的必要了。 赵振国立刻挽起袖子,开始帮着老两口收拾东西,去他家过年。 其实老两口除了一些书和换洗衣服,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了。 应教授感激地看着赵振国说: “振国啊,这些年多亏了你照顾我们老两口,现在又让我们去你家住,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赵

相关推荐: 掌中之物   他来过我的世界   皇嫂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邻家少妇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永乐町69号(H)   大风水地师   有只按摩师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