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笺小说

旧笺小说> 子夜安歌 > 第161章

第161章

赏文采超群字也写得漂亮的苏轼,沉迷于滑雪动作帅到惊天地泣鬼神的运动员,等等等等。 当然,因为沉迷颜值,他从小到大也栽了无数跟斗,翻车无数,状况惨烈。 比如外表惊艳的蛋糕其实齁甜齁甜的,一点都不好吃。 比如房子漂亮的幼儿园还有个漂亮的花园,花叶上蠕动的大青虫常常吓得他不敢睡午觉。 比如外表光鲜亮丽的姑娘和帅哥,其实是渣女和海王。 比如男女主虽然长得好看,但片子的剧情却烂的一塌糊涂,看完发现完全就是浪费人生里的某一百分钟。 比如他才感动的读完十年生死两茫茫,却发现某居士其实身旁当时是第二任妻子,完全不是他认知里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总之如果要让顾念来总结他这十几年来的追‘美’之路,大致就是四个字,漂亮有毒。 顾念也没真正谈过恋爱,但自认在各种影视剧小说里也跟着‘实习’了百八十回,经验‘丰富’,他‘千锤百炼’出的恋爱观其实很肤浅也很简单,他希望对方长得好看,相处舒服,一心一意。 无论是鉴于以往翻车无数的经验,还是恋爱实习的经验,他都知道年深绝对不是一个能符合他洁癖式的感情观的对象。 毕竟这人可是未来的天下之主,为了权衡利弊,会有无数种的身不由己,后宫到时候没有三千也有两千八。 更何况,他还是个男的。 他虽然认为爱情男女不忌,最重要的是相爱,但对方可未必这么认为。 所以对于年深,他的态度是旁观欣赏,偶尔YY一下就好,千万不要陷进去。 然而,这个男人真的是太帅了,从外到内的帅,越是了解就让人欲罢不能。 “不行,不行。谁都可以,这个绝对不行。”顾念用力拍了拍脸颊,试图让自己清醒一点。 年深制定的捉蝗计划,分为两个步骤,保护庄稼,捉蝗。 第一步已经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赶在天黑前完成了。 第二步里,年深将所有能指挥的人手分成了四拨。年轻的分为早白晚三班捉蝗,老弱的分为第四拨,负责后勤和监看庄稼。 子时到卯时的四个时辰属于早班,前三个时辰负责看顾篝火烧蝗,最后那个时辰熄灭篝火趁着天色微亮去捉蝗。 这个时候露水未去,蝗虫身上沾着水还飞不起来,只要伸手从它们停落的地方往下摘就可以。 因为这个时段对身高要求较低,且劳动强度不大,所以个子稍矮和年纪半大的孩子大多被分在了这个班。 辰时到未时为白班,负责拿着捕网抓捕空中飞的蝗虫。这个时段算是最辛苦的,天气热,挥网捕蝗的强度也最大,所以分配的是身体素质最好的身强力壮的那批人。 申时到亥时为晚班,这个班次的人前两个时辰负责拿网捕虫,后两个时辰负责生篝火烧蝗。 至于最后一拨人,一方面负责帮忙给所有人打理三餐,一方面则负责监看庄稼上的灰粉,一旦发现被大风或露水打落,不能继续抵御蝗虫的状况,则需要立刻添补,这个时候便可以叫隔一班的人过来帮忙。 这样的分组一方面尽可能兼顾了所有人的休息时间和状态,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随时有人可以支援保护庄稼的重点目标。 每个步骤都按照现有状况和人手进行了合理布置,如同行军打仗的计划部署一样,目标清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年深优秀的统筹能力可见一斑。 这套计划,年深也同时飞鸽传书提供给了长安附近这段时间和他有所联系的各位县令,以及远在洛阳的李长风,供他们借鉴参考。 顾念自然也加入到了这个分组里,他和叶九思都被分到了晚班,年深自己和萧云铠杜泠等人,则被分配到了最累的白班。 为了节省每日来回奔波的时间,顾念也跟大家一起睡在了附近的村子里。 一觉醒来没到‘上班’的时间,他还能悠闲地睡个回笼觉,然后起床吃个饭,顺带着用纱棚里的硝石制冰,再加上冰鉴里的牛奶、蜂蜜、酥以及跟里正买的鸡蛋,做点简单的冰沙出来。 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学会了用硝石制冰,不过因为制冰需要的硝石量比较大,普通人家也大多是用不起的。 只有叶九思这种花钱如流水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这趟出来捉蝗,才会不计成本的带了厨子和各种床榻器具,也带了大量的硝石和解暑降温的冰鉴。 硝石的产冰也不像窖藏的冰那样大块坚硬,而是更为细碎的冰碴儿,仿佛天生就是拿来做冰沙的。 冰鉴就是这个时代的冰箱,分为双层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外层一个大的鉴,里面一个小的尊缶,最初是在两者之间的空隙里装满冰,在尊缶里盛放需要冷藏的食物和酒水等物,到硝石出现之后,降温的方法就更简单了,每隔一段时间更换里面的水再投入硝石就可以。 至于效果,只要不差钱,效果一定不会差。 因为有叶九思这个‘不差钱’的朋友,顾念自然也蹭到了使用冰鉴的权利。 他的简单版冰沙虽然没有磨制成细沙,也缺少奶粉,口感不如桃花新府精心细作的酥山,但在这种山野乡间,依旧让叶九思爱不释‘口’。 两人美美的吃了两份,时间已经接近申时,便开始准备上工,将剩下的放在冰鉴里,留给年深等人‘下班’再吃。 叶九思和护卫们的准备工作是脱外面那件衣服,毕竟外面没有降温的冰块,也没有人打扇子,比棚子里热得多。 顾念则是‘穿’,他又套上了自己那套从头捂到脚的装备。 几人走到田垄边,正遇到回来的年深等人。 年深顺手要把自己那个捕网递给对面的顾念,顾念转头却抢了杜泠手里的走了。 年深:??? 我不怕,我一点都不怕。顾念站在田垄边,握起双拳,对着铺天盖地的蝗虫偷偷给自己洗脑打气。 “顾司直在干嘛?”萧云铠和年深杜泠正站在纱棚前面拍打身上的尘土,净面洗脸,恰好看到顾念站在田边。 叶九思的人影都已经淹没在庄稼里,只剩下空中疯狂飞舞的捕网,顾念还在那里不停晃悠着双拳。 他从头武装到脚的模样仿佛大头娃娃,配上那个动作,显得憨头憨脑的。 正在挽袖口的杜泠勾起唇角,“在给自己壮胆吧,他好像有点怕蝗虫。” “不会吧,他连这玩意儿都怕?胆子也太小了吧?”萧云铠哈哈大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恰恰相反,” 年深放下手里的布帕,深深地看了眼那个站在田垄边的身影,“敢于直面自己惧怕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勇气。” 萧云铠挠了挠头,仔细一想,好像的确是麾下说得对。 “啊!!!!!”他们讨论的功夫,顾念深吸一口气,壮胆似的大喊着,拎起捕网和木桶冲进了田地里,就像一只还没学会自己捕猎的小兽,努力凶悍,却奶呼呼的,透着点傻气和可爱。 杜泠不禁莞尔,边摇头边道,“顾司直这个人,可太有意思了。” 艰难地熬过前两个时辰,后两个时辰烧蝗的时候对顾念来说就相对轻松了些。 蝗虫对于火光的热情远远大于他们,会飞落到身上的数量明显比白天少了许多。 年深等人睡醒一觉,跑去林子里捉了野兔和野鸡,特意拿过来篝火边烤,算是给大家做夜宵。 年深刚拎着兔子在顾念旁边坐下,顾念就‘忙碌’地起身跑去捡柴火了,回来后若无其事地坐在了远离年深的另外一边。 年深烤好兔腿分给叶九思和顾念,顾念摆手说没胃口,转身拿了萧云铠的鸡翅。 察觉到不对劲儿的杜泠朝年深挑了挑眉,你又得罪顾司直了? 年深:………… ‘又’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开始,他们捉到的蝗虫就已经多到装不下了,除了上交的还绰绰有余。 有人建议直接全烧掉,有人却觉得浪费,可以拿去喂鸡鸭什么的,也有人闻着烧蝗时的香味,提议说可以试试吃掉。 睡醒的年深等人照例带着打好的野味过来‘探望‘叶九思和顾念,萧云铠用脚踩死了两只被火烤落半死不活的蝗虫,“这玩意真的能吃吗?” “吃倒是应该能吃。”顾念晃悠着手里拨火用的木棍,好歹蛋白质的含量也是十分丰富的。 “真的?好吃吗?”叶九思立刻期待地看向顾念,蝉和蜂他吃过不少,蝗虫还真没尝过。 他对顾念是有美食滤镜的,从醒酒到云霞饮云霞糕,再到昨天鼓捣出的冰沙,就没有不好吃的。 “应该还不错吧。”顾念不确定后世的虫宴里有没有蝗虫,毕竟他是很抗拒接受关于虫子的各种信息的,但从虫子能在许多地方的食谱里成百上千年的延续下来这点来看,味道应该是在许多人的接受范围里的。 “真的?那师父你给我们做做吧?” 顾念:………… 且不说他怕虫,关键是真做菜的话他也只会那么一道糖醋排骨。 顾念为难地摸了摸耳朵,“我只听别人说过,没做过。” “没事,你说,我来做。”接到年深的目光,杜泠立刻‘自告奋勇’地挽起袖子,替顾念解围。 “先洗干净,用热水滚三滚,再晾干用猪油炸一炸,洒上盐或者磨成粉的安息茴香就可以了。”顾念随便套用了他老妈炸蘑菇的做法。安息茴香就是孜然,反正老妈说过,油炸加孜然,拖鞋都好吃。蝗虫应该比拖鞋好吃吧? 大半夜的没处去找猪油,但叶九思带来的厨子那里有白麻油,盐和安息茴香就更不用说了。 厨子既然被叫起来了,自然也就没有杜泠什么事儿了,过水晾干磨孜然粉下锅油炸,一气呵成。 厨子按照顾念的食谱,将蝗虫过了两遍油炸到酥脆,分成两盘装过来,一盘洒了盐,一盘洒了孜然,香气引得周围不少人都抻着脖子往这边看。 萧云铠试探性的用勺子舀了几个放进嘴里,惊喜地看向顾念,“好吃,真的好吃。” 说罢,立刻又挖了一大勺送进嘴巴里。 听他这么一说,其余人也试探性地尝了尝,立刻都露出了赞叹的表情,就连年深和叶九思也不例外。 顾念也松了口气,行吧,看来蝗虫的味道还是比拖鞋能好点的。 当然顾念自己是绝对不肯吃的,无论叶九思如何盛情邀请他都敬谢不敏。世界上好吃的东西多了,他也不是每样都必须尝过味道。 蝗虫能吃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他们所有的班组。 后勤组也把蝗虫正式纳入菜单。 不过顾念的这个食谱,除了叶九思,普通人是吃不起的,所以他们对做法进行了改良,过水滚熟之后放到篝火边烘干烤脆,再洒上盐,照旧是道受人欢迎的美味。 甚至于后来长安城的酒肆饭馆里都出现了这道菜,风靡一时。 第一批蝗虫在他们奋力捕杀了八九天之后,初见成效,天空重现清朗,然而,没过多久,就出现了第二批,第三批。 大约是他们这边留存的庄稼多,所以反而引来了更多的蝗虫。 不过,随着蝗虫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众人的应对和捕捉技术也越来越熟练。 大家每旬轮流回大理寺值班,再回来捉蝗,为了能远离年深诱的‘诱惑’,顾念还刻意错开了跟年深在大理寺值班的时间,让自己跟他几乎见不到面。日子就在从长安城内到田地的道路上匆匆而去,轰轰烈烈的捉蝗行动到了尾声,时间也到了七月底。 八月初一,顾念久违的去上了一次朝。 因为站得太远,其实很多时候他都不太听得清楚远远站在前边的那些人到底在说些什么。 关于捉蝗的事情,他倒是听了个大概,由于长安城内外一心的努力,总算保住了周边大约六七成的庄稼,洛阳那边也保住了五成左右。 而外地的许多地方,因为之前不当回事,等到闹起虫灾的时候再去捉蝗,方法粗糙,组织混乱,几乎颗粒无收,相比之下,长安和洛阳两地的收成几乎可以堪称为蝗口夺食的奇迹了。 吕青甚为欣喜,对相关人员多有嘉奖。 然而,也不知道是吕青的刻意敷衍还是被人蒙蔽,前期自费灭蝗,后期提供有力组织方法功劳最大的年深,却在此刻被稀释了功劳,变为其中顺带被奖赏的那个。 顾念越听越生气,吕青这个江山守不住,真的完全都是他自己的原因。 上朝是个体力活儿。站了将近一

相关推荐: 玩笑(H)   成瘾[先婚后爱]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碧荷衍生文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南城(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深海gl (ABO)   南安太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