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戍卫之事。 今日恰好有空,得知谢�E亲至,便央告了阿嫣,有事欲求谢�E允准。 阿嫣猜出他的心思,一道带了来。 等谢�E与徐太傅商议完事情,从里头出来,就见阿嫣跟徐元娥蹲在甬道旁边,将裙衫敛在怀里,正翻晒书籍。 两人年纪相若,阿嫣嫁为人妇、地位尊荣,徐元娥虽待字闺中,因跟着祖父往来书楼,腹中学问不逊男儿。此刻都蹲在那里,高髻珠钗,软语低笑,闲谈翻书之间,倒似回到了幼时。 那时候不论楚家曝书,还是徐家曝书,小姐妹俩都是最兴高采烈的,跟在徐太傅后面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时移世易,皇位悄然易替,许多东西却还是没变,如山川大河绵延悠长。 徐太傅颇觉欣慰,谢�E亦自勾唇。 不远处徐秉均大步上前,拜见了祖父和谢�E,说京城大局已定,他愿自请返回河东,戍卫边塞、巡查边防。这事是他许诺给谢淑的,因互换质子之事并未张扬,他回京后也没透露内情,只说边塞安宁是江山稳固的根基,他愿回边塞多加历练,至于婚配之事,待日后时机合适再说。 军中历练之后,少年已退却文弱。 徐太傅和徐弘并不知内情,多少有些担忧,怕他在边关拖得年纪大了,回头不好议亲。 两番恳请,都未得长辈允准。 徐秉均既已打定主意,就不至于为此受阻,哪怕长辈反对,也会坚决北上。不过毕竟双亲慈爱、祖父疼惜,他不愿长辈平白担忧不满,又不能透露谢淑之事,想着今日谢�E在场,索性来碰个运气,想打着这旗号说服双亲。 谢�E听罢,初时微觉诧然。 见阿嫣回过头冲他偷偷挤眼睛,徐太傅又一副不甚满意的模样,心中旋即洞然。 数番往来之后,他对徐秉均的印象已然改观,知他跟谢�b一样,皆有少年意气、进取之心。谢淑离开魏州时,阿嫣曾跟他细细说过,谢淑离开前的那夜独自去校场,其实是与千里迢迢赶来的徐秉均道别。那么,徐秉均为何自请前往边关,又为何当着他和徐太傅的面请缨,便可明了。 而边关戍守,确实是大事。 哪怕谢淑已入北梁为质,元哲也送来质子,有惊无险的夺得国主之位,边防之事上,仍不容半点懈怠疏漏。 边关苦寒,徐秉均愿去历练,谢�E自无不可。 谢�E见少年隐有忧色,还透露了句话,“陆恪伤愈之后,已经跟着去了,不必挂怀。” 陆恪的大名,徐秉均当然听说过。 遂抱拳道:“多谢王爷!” 两人对此心照不宣,旁边徐太傅却听了个满头雾水,又不好多问,等后来徐秉均打着谢�E的旗号北上,只得允准。 自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此刻的深秋院落里,徐太傅引着谢�E漫谈朝堂之事,阿嫣与徐元娥仍翻书看花,闲谈喝茶。到了后晌,在府里的后院设宴,打算一道用过晚饭之后,再送阿嫣夫妇离去。 开宴之前,谢巍有事来寻谢�E,颇熟稔的进了府,直奔徐太傅和谢�E所在的那座凉台。 徐元娥远远瞧见那道身影,目光不自觉挪了过去。 谢巍似有察觉,朝她抱以一笑。 徐元娥莞尔,帮着将刚曝晒好的书放回箱中,随口向阿嫣道:“你这位三叔倒是有趣。先前在别苑里,他扮成个剑客的模样,瞧着没半点破绽。后来他来咱们府里,又穿了身道袍,也跟个真道长似的,像个闲云野鹤。” 阿嫣不知这段逸事,忙问缘故。 徐元娥遂将当时谢淑带着徐家众人潜出府邸,藏在莫俦单独赁的小院中,又在魏津攻入京城时在外看守,保得众人无恙之事,悉数告诉阿嫣。末了,又道:“先前你说他文武兼修,能领兵打仗铁骑纵横,也能评点书画精通音律,我还想象不出来。如今,倒是全都见识了。” 阿嫣笑而颔首,“他厉害着呢!” 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劲,问道:“武事倒罢了,京城战乱,他定会拔剑交战。倒是音律,你见识过啦?” “嗯!祖父那把古琴,他弹得有模有样的。” 阿嫣暗讶,不由觑向远处的谢巍。 她嫁去魏州那么久,只听过谢巍评点箜篌,虽时常听旁人提起他的逸事,却没领教过他抚琴的风采。 倒是徐元娥先见识过了? 心头蓦的一动,她捡起本书,将上头的微尘拂去,状若随意的道:“对了,秉均若去边塞,婚事定要耽搁下去。你呢,我出阁那会儿你还没挑中对眼的,如何可有中意的?祖父不会是想将你留在身边一辈子吧!” “那怎么会!我只是……” 徐元娥下意识瞥了眼远处,心事朦胧将破,却还不敢透露,只低声道:“我只是不急着嫁而已。” 那可真是巧了。 三叔谢巍也没急着娶,这会儿还打光棍呢。 阿嫣抿唇轻笑,觉得秋光甚好。 …… 源廉先生的事,徐太傅在前引路,谢�E亲自登门。 那位从前就曾居于相位,极有才能抱负,只因帝王昏聩、奸佞当道,平白埋没了许多年,如今得遇新主,倒愿意出仕一试,与贾恂合力辅佐。以他从前的威望声名,消息传出之后,当即令不少老臣踊跃沸腾,而在徐太傅等人的宣扬下,河东政事之清明、百姓之安居乐业,也已广为人知。 而谢�E摄政监国时,有冷硬气度、威仪姿态,亦有深广胸怀、过人胆魄,手腕见识远胜昏君佞臣,颇令朝臣折服。 更别说铁骑纵横,无人能撄其锋。
相关推荐:
突然暧昧到太后
[快穿]那些女配们
总统(H)
取向狙击
吃檸 (1v1)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云翻雨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