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笺小说

旧笺小说> 寄生狂潮:开局自斩头颅 > 第345章

第345章

很快就能再长出新的水稻,且成长速度会比刚种下快一倍。 大概九月中旬就又能收一批。 第三季则在十一月中旬。 这些相关知识在种植水稻开始,姜梨花便会让人跟百姓们都说得清楚。 不过大家没亲眼见过,总有些难以相信。 第一次听说一年能长三次的水稻。 如果说这话的人不是姜梨花。 别说种植了,就是愿意听话的都没多少。 现在他们又想起当初的科普,再盯着不断抽穗的水稻,一个个又激动又忐忑。 不少农人干脆都在田里搭个小棚子,天天地盯着水稻看。 然后很快他们又发现一个新的惊喜。 抽穗的水稻,长出的穗竟然最少都有八穗。 每穗上最少的都能结一百粒以上。 如果这些稻粒都能成功灌浆。 不,哪怕只需要灌一半,产量都能远远高出现在水稻的产量两倍以上。 先前姜大人说水稻每一季的亩产都能在800-1000斤左右。 他们当时怀疑的比相信的多。 可现在看着这么多稻穗,一个个却呼吸急促起来,更是死盯着水稻。 而此时的姜梨花也在忙收土豆。 六月初,早大白土豆终于长成了。 她立刻让人把土豆尽快全部挖出来,简单清洗后装进麻袋。 让镖局这边已经提前准备的车队,一车车往外运,从小道拐向渠城,把土豆都送往战场。 为了防止土豆在运送的路途中发芽,她还弄了不少硝石,让人在土豆车上每日放上冰降温。 如果不是赶得太急,她肯定会先把土豆先加工再送过去。 但现在实在没办法,只能先这样。 如今也不知道边境那边情况。 这几百万斤土豆肯定也用不了多久。 所以土豆挖掉后,她便让人重新松土,开始种植新一批土豆。 这次她把县城周边新开出来的几百亩荒地也暂时借用来种土豆,只希望边关那边能再撑两三个月。 好在北朝国只坏东南土地。 西北那边这些年也在抓紧时间种粮。 虽然有不少世家商贾只顾自己,从不肯借粮给国家,但这次情势比较严峻。 他们也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北朝帝现在有东南这个希望,也豁出去,谁不乖乖借粮,就清算全家。 因此西北这边暂时也给边境提供了几批粮食。 不然边境早就被打穿了。 可对方如果用拖字诀,那就难说了。 姜梨花深知此事的危机。 所以尽可能的多种一些土豆救急。 只要能再撑最少两个月也行。 再有一个半月,潼阳县的水稻就能收成。 按照预估亩产一千斤的话。 这次整个县城种下的水稻有三万亩左右。 至少能抽出两千万斤稻米。 八月新一批土豆也有小一千万斤。 只要不出意外,应该足够挺到九月中旬新一批水稻收成。 后面就更不是问题了。 因为十月开始,全国的小麦和水稻都到收成时间。 这次还多了东南这一大片土地。 收下来的粮食虽然可能还不足以支撑全国今年温饱,但支撑边关是绝对没问题。 只是百姓今年恐怕还得再多熬一年。 转眼便到了七月。 整个潼阳县所有种植水稻的田地,都是一片喜人的金黄色。 这段时间潼阳县水稻抽穗、灌浆、成熟,每一个阶段几乎都能成为热点讨论。 县城自个讨论就算了,还传到外面,引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观摩者。 不少还直接住下,就想看三季稻到底怎么样。 原本因为战争关系,原定的春集取消了,经济发展计划只能继续延后。 谁知道水稻吸引来一波又一波的人,反而进一步刺激经济。 现在潼阳县别提多热闹。 连以往被人掀起的各处村落都经常能看到不少生面孔。 有的是想寻机会跟新晋的这位女侯爷套近乎。 有的是为三季水稻而来。 如果三季水稻真如姜梨花所言,那么他所具有的意义和利益可谓之大。 潼阳县近水楼台先得月,能成为第一批种植的人,那其他人呢? 总得先给自己争取点机会。 潼阳县的百姓对此也毫不介意,只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在爱里的人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综影视]寒江雪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切切(百合)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