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菌丝或菌种坊。 这事村长会联同各村村长盯着,也不用她插手。 她只需要等工坊建起来,招人开始批量培育相应的菌丝、菌子就行。 转眼到九月底,各村更忙了。 九月底低温已经明显一天不一天低。 空气中的湿度也越来越高。 菌菇的事还在忙着,秋收又开始了。 加上姜梨花那些工程,下半年马头村几乎都要忙成陀螺。 就在这时,一队轻骑从上京而来,刚进入潼阳县。 第一百四十章 朝廷来人 “这就是潼阳县呐,竟变成这般了。” 面白无须的中年人打马走在街道上,看着破败的县城,喟叹了声。 旁边一名穿侍卫铠甲的青年出声附和。 “不错,这便是潼阳县,自……县里的人便走的走,留下的都是些穷困之人。” 灰雨两字在朝中还算是禁忌之词。 当然,只是这些人过于小心谨慎的原因。 当年一场灰雨突袭,覆盖北朝国大半国土。 民心动荡,认为是天罚所至。 北朝帝为安民心,下罪己诏,往圣山长跪忏悔祝祷三日,才勉强安抚下百姓。 这件事无论皇帝是否在意,总归都是他为帝期间的污点,若总是提起难免冒犯。 所以即便北朝帝经常提及,并不避讳,下边的人还是会尽量规避。 中年人另一边的黑须中年人也遗憾道:“命运无常啊。” 中年无须男人叹气,“十几年前,咱家随陛下巡游东南,也途径过潼阳县,还记得当年县中的繁华热闹,不逊府城,没想……” 不过他话锋一转,又眯眼欣慰道:“好在潼阳县出了能人,或许恢复往昔繁荣之日不远。” 中年人是北朝帝身边的贴身内官,姓崔,地位只居内侍曹总管之下。 平日也常帮忙打理文书,所以对土地的事情了解也不少。 尤其此次他还是奉皇命前来,自然会更深的去了解。 明白陛下大概想法后,潼阳县未来发展如何便也多少能预估几分。 原本就占着地形优势,若朝廷再作扶持,这还发展不起来,那就真是扶不起的啊斗了。 一队人打马穿行在大街上,也着实惹眼。 虽然这阵子来往车队不少,可像这种轻骑军甲的队伍可没见过。 连县里的巡兵都没这么气派。 别说跟人家比了,跟马都比不过。 不少人议论纷纷,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直到一辆马车迎面停下,拦住去路。 苟县里踉踉跄跄的从马车上慌忙跳下来,随手整理下帽子就赶紧上前。 “下官潼阳县令苟文贵,恭迎诸位大人。” 长须中年男人打量他一眼,摆手道:“苟大人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先去衙门吧。” “是是是,请请请,下官为诸位开路。” 苟县令说完,忙躬身回马车上,直接站在车厢外。 等县令队伍和马队离开后,街市上顿时响起热闹的讨论声。 都在好奇来者何人,竟能得县令大人如此恭候,恐怕是什么大官。 既是大官,来此又是为何? 是借道路过,还是特意来潼阳县? 大部分人都觉得是前者。 潼阳县已经多年没迎来什么大官贵人。 即便有也只是借道而过,估计这次也是。 所以很快这个话题就淡下去。 倒是游商们会多注意些。 不过他们关注,也是想要得到最新的政要消息。 这么一行人突然出现,肯定有什么事,不知道会不会对行商有影响。 但不等他们派人去打听,就见进县衙没一会的队伍离开衙门。 连县令也带着衙役坐马车继续开路。 众人了然,果然又是借道的。 原本以为县令要护送他们往其他城去,结果却见队伍走的方向不太对。 潼阳县也有四个门,分东南西北。 一般从外进潼阳县,或离开的,多数走北门和东门,或西门。 南门那边多是山林村落,除了村落的人来回,少有人走。 可现在车队却是往南走,这不对劲啊。 不少游商,连县里的商户地主都赶紧派人跟上去打听情况。 马头村内,此时姜梨花正带着人在田里收种。 十六种作物,其中
相关推荐: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浪剑集(H)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他是斯文糙汉
Black Hole
地狱边境(H)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