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发酸,说:“奶奶,我很忙,不过今年过年我一定回去看你,在给你领个姑娘回去。” “真的?孙儿,别骗奶奶啊,你有女朋友了?人愿意跟你回来?” “肯定愿意,奶奶看你说的,你孙子没那么差好吧。” “呵呵,孙儿你当然不差,主要是咱家条件不好,也没个像样房子,你寄回来的钱,我都替你攒着了,准备翻盖新房用。” “别盖了奶,到时候咱直接买房了,想去哪里买就去哪里买。” “买房是好,就是花销太大,还是盖房子省钱,孙儿,你知不知道,二飞子人都有两孩子了。” “啊?二飞子,他啥时候结的婚?” “去年,你没回来不知道,人一次生了两,龙凤胎!” “知道了奶,那我先挂了,过年肯定回家。” 拿着手机,我感慨万千。 二飞子是我初中同学,我两关系可铁,我以前在北极星学校一直不订菜,只要馒头,省下来的钱都买了小铜钱,我都是蹭的二飞子碗里的土豆丝吃。 我初二辍学以后就跟二飞子断了联系,这一晃,他都当爸爸了。 此刻我虽然人在康定,但心里,却在想念着漠河, 我们那里结婚早,因为家里穷,我奶之前还说给我介绍个离婚带小孩儿的,我推了几次才推掉,开玩笑,就算找,我项云峰怎么可能找个带娃的。 中午。 “哈皮波斯得涂油!哈皮波斯得涂油!....” “师傅,你快许个愿望吹蜡烛!” “哎,没必要搞这么正式。” 折师傅头带寿星帽,默许了个愿望,呼的一口气吹灭了蜡烛。 昨晚过后,鱼哥和阿春没了隔阂,现在两人好的不得了,盘子里一块蛋糕,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勺。 我看的想吐,便端着盘子去看电视了。 “观众朋友们中午好,午间新闻最新播报。” “据息,昨日在我市境内发现有不法分子非法盗掘古墓葬遗址,让我们来了解最新消息。” 电视画面一转,到了荒郊野地,周围拉着警戒线,有个穿制服的人,应该是派出所的。 我看到了盗洞,一眼便断定是野路子干的。 盗洞口挖的大窟窿很不平整,用的不是旋风铲,应该是方头铁锹,而且,盗洞选的位置处在凹位,凹位容易积水,容易塌陷。 豆芽仔端着蛋糕走过来,我示意他别说话。 记者问:“赵警官,咱们现在最新情况怎么样了。” 警官严肃的说:“上午文物局专家勘探过,此地属于尚未被发现的一处商代中早期石棺古墓葬,盗掘古墓的嫌疑人是团伙作案,十分的专业,被盗时间应该是在昨天深夜一点到三点。” 豆芽仔咬着塑料叉子说:“峰子,这谁干的,这里还有商代古墓?” 我皱眉说有。 有些假专家说川西一带没有高古墓,那是胡说八道。 四川这里从古至今,没有文化断层。 相反,四川这里更是有古蜀国,三星堆,巴国等超级史前文明存在。 所谓史前文明,是指存在于商代以前的神秘文明。 不过,电视上说的是“商代石棺古墓葬”,这把我听的一脸懵逼。 我在认知中,商代中早期普通人不用棺材。 大墓用的也不是棺材,是一种大木条叠压成的椁室,一般都是正方形,或者亚字形的土坑椁室。 我还没见过商代的石棺,石棺是西周之后才流行,所以我猜想,是不是搞错了? 警官说保证尽快破案,画面一转,又变成了采访附近居民。那里很偏僻,只有一户人家住在菜地里。 种菜老头道:“昨天半夜我正睡觉,听到了轰隆一声,我老婆说是打雷要下雨了让我收衣服,我出来一看,天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就回去继续睡了,结果早上就看见了这个大洞。” 此时,小妹走过来说:“他在说谎。” 我惊讶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小妹盯着道:“从他眼神中能看出来,他肯定知道内幕,说不定,就是他盗的墓。” 我心里琢磨着,要不下午去看看? 反正离这里不远,身正不怕影子歪,不是我们干的,不怕,我很好奇商代石棺长个什么样。 就这样,我下午开车拉着小萱,溜达着就去了,地址在折多山西边,什么莫霍村附近。 我们三点半到那里,好多人,大部分都是村民在看热闹。 “大哥,这咋回事?”我给人散烟。 “小伙子,你来晚了没看到,刚才我们都看到了,那洞里跑出来很多黄鼠狼。” “黄鼠狼?” “是啊,这么大个的黄鼠狼!”这人伸手比划说。 我皱眉问:“不是说有石棺?” “都说有,但我没看到,不让过去啊。” “大家伙都别看了!没什么好看的!都散了散了!” 没人听,反而过来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 有人不服说:“你算老几,赶我们走,我们还等着看吊车吊棺材呢。” 让小萱留在这里,我趁乱挤过去,跑到了盗洞那里蹲下看。 很深很黑,我朝下丢了块儿石头。 听回音,大概十五米左右深。 突然! 我看到在洞底,凭空出现了一双诡异的“黄眼睛”。 第105章 吃瓜群众夜生活 盗洞底部,那双“黄眼睛”和我对视了几秒钟,然后嗖的消失在了黑暗中!速度很快。 我知道,这玩意儿是黄鼠狼。 这古墓透着邪乎。 一般来说,黄鼠狼在坟墓里打窝,会严重破坏阴宅风水! 墓主死了几百年的老墓还好,如果是新坟,怕是会影响到死者家属和儿孙后代,因为亡者不能安宁。 “喂!你在那儿干什么!” 我忙起身后退,说好奇,看下热闹。 “快走!瞎看什么热闹!”工作人员撵我走。 考古队的专家已经勘探过了,接下来一步就是抢救性发掘。 我估计考古队是想早点下班,没太当回事。 半小时后,一辆大型挖土机开了过来,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对讲机指挥下,划定了一片区域,直接开始挖掘。 此刻已是傍晚六点多,天色擦黑。 到了吃晚饭时间都没多少人离开,警戒线外,甚至有人拿着黄瓜面包就地啃了起来。 灯光亮起,响起了挖土机轰鸣声。 小萱拽了拽我衣服,小声说:“云峰,你看那个老头,是不是电视上那个?” “在哪里?” “就那里。” 我一看,还真是。 不过我并不打算过去问,都是同行干的活儿,我又不是穿制服的,干嘛去给自己找事儿啊。 我之所以留下,原因和在场的吃瓜群众一样,都是好奇,看热闹。 “啤酒香槟!饮料瓜子!啤酒香槟!饮料瓜子!” “啤酒凉的吗?多少钱?” “凉的!井水冰过了的!一块二!” “给我来一瓶!” “我也要一瓶!” “好嘞!两块!” “没一毛钱找了,瓜子本来卖一块,八毛给你一袋,可以?” “行啊!亮子!这小子会做生意!” 卖东西的是个平头小伙子,提个大篮子,一脸稚气未退,肯定没满18周岁。 我自己要了瓶啤酒,替小萱要了瓶香槟,香槟在超市买五毛钱,他这里卖一块钱,不过无所谓。 人很多,平头小子一篮子东西很快卖完了。 他叼着烟,和周围人大声交谈,唾沫横飞,从世界局势谈到了航空母舰,又从太空空间站谈到了女人。 挖土机声音很大,他嗓门也很大。 有人问:“亮子,我最近qq上加了个女的,她总半夜三根的给我发消息聊天,你给我分析分析吧。” “没问题。” 他想了想说:“兄弟,这是你的机会啊,女生半夜找你聊天,尽量不要错过,因为女生很容意对陪她熬夜聊天的人产生好感。” “我知道,我已经对她表白了,可她说对我有一定的好感,但暂时不想谈恋爱,这咋回事啊?” 这叫亮子的小平头又想了想,说:“那个女生可能是第一次谈恋爱,她这不是在敷衍你,对你有好感也是真的,但是她把自己第一次看的很有神圣感,这就造成了一种谨慎带考察的心理,所以才会这么说。” “那我该怎么办?” “不用太刻意怎么办,顺其自然,多陪她聊天,多接触,对方就会慢慢淡化这种心理,到时候就水到渠成了。” “嗯......果然有道理。” 又有人问:“亮子,那你说我跟我老婆天天打仗咋回事儿?现在我晚上跟她亲个嘴儿都打我。” 平头小子笑道:“哥,因为你太邋遢了,你看你牙黄的,牙缝里还沾着韭菜,你老婆当然不愿意了。” 人群顿时哄堂大笑。 又旁听了一阵,我觉得,这小子是个人才,以后肯定能找个富婆,少奋斗三十年。 “来了来了!” “快看!” “棺材头露出来了!” “老天爷!好大的棺材!” 挖土机挖了个坑,指挥人员忙挥手大声喊停,已经看到棺材了。 我越看越皱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隔着这么远,我都能看到棺材表面,隐约有些花纹? 考古队断错代了,这绝不会是商代早期的墓葬。 这种棺材表面刻花纹的行为,年代应该远晚于商代。 土坑椁室墓,它没有墓顶和墓室,椁室就是墓室。 人死后,刨个正方形大坑,将棺椁平放于大坑内,在埋土掩盖,换言之,这个巨大的石棺就是椁室。 考古队几人非常兴奋,因为石棺看起来整体密封完好,并没有被盗墓贼打开破坏的迹象,可能是发现的早,盗墓贼没来得及打开石棺,只是拿走了棺材周围一些零散的陪葬品。 在石棺材周围,还发现了十几个碎裂的青瓷陶罐儿,考古队之前判断说是商代墓,原因就在这些碎陶罐儿,它是远古青瓷样式。 人挤人。 “云峰!棺材挖出来了吗?我看不到!”小萱着急的踮起脚尖说。 我把她抱了起来。 “看到了吧?” 小萱高兴说:“能看到了,就这么举着我。 我举了两分钟,胳膊发酸,索性把小萱顶起来,让她骑在我脖子上看。 她身上有股味道,沐浴露的香味。 由于看的人多,考古队怕出事,于是决定把石棺从土坑中吊出来拉走,起重机和货车早就在旁准备了。 这种小型油压起重机野路子有用,叫油葫芦。 用的双股钢丝绳,绑好后有人大喊:“好了!起!” 油葫芦的液压杆开始缓缓发力,巨大的石棺晃了晃。 几秒钟后,开油葫芦车的司机推开窗户,大声道:“不行!这角度起不来!这棺材目测最少八吨重!” “那怎么办!” 司机着急喊:“要不你们找辆大点的车!要不就让勾机平条路!我车在下去一点儿吊!或许能吊起来!” “好!” 又指挥挖土机平路,忙活了一阵,司机操纵着油葫芦起重杆,探出头,紧张的看着自己车前方。 这次,钢丝绳瞬间绷紧拉直!一点点,颤颤巍巍将石棺吊了起来。 司机一边紧张的操控,一边大声喊:“让让!让让!别站在那里!” 几乎没人听,人群议论纷纷,有手机的都掏出来拍照。 几十把手电,照在石棺上晃来晃去。 我愣愣的看着。 花纹...... 怎么是这样式的.....? 刚才只看到有纹路,看不清是什么,现在看清了。 石棺左右两侧,雕刻的竟然是百花图案! 各种花。 牡丹,月季,荷花,甚至有玫瑰的图案。 这是什么?? 过去棺材上一般都雕龙,凤,灵魂升天图,北斗星图,羽人图,仙人接引图等。 这种百花图案,别说见,简直曾所未闻! 突然,人群嘈杂,有人喊道:“你们听!棺材里好像有声音!” 起初没人在意,紧接着现场突然安静。 土迹斑斑的石棺离地三四米高,吊在半空中轻微晃动。 开吊车的司机手中动作停了,他脸色变的极其难看。 我也听到了。 清楚的听到,棺材里传来的声音先这样式的。 “”吱.....喳....吱.....喳.....” 然后,声音又变的急促尖锐,像女人夹着嗓子那种声音。 “咦.....咦.....咦.....” 就这种声音,听的很清楚。 人群被吓的齐刷刷朝后退。 开油葫芦车的司机离的最近,透过玻璃看他脸色便知道,他被吓到了。 他手忙脚乱中出了错,本来该往上提,操作成了往下放。 瞬间!棺材在半空中下降了一米! 石棺自身重量,加上这股突然的下坠力,导致双股钢丝绳,突然砰的一声断了! 巨大的石棺,从半空掉了下来! 重重的摔在地上,棺材翻了,棺材盖儿也被摔开了。 只听哗啦一声! 数不清的银币撒了出来! 几秒钟功夫,像黄豆一样,堆成了小山! 有一窝好几只黄鼠狼,从银币堆中钻出头来看了看人群,瞬间窜到了黑暗中。 有人喊:“卧槽!吓死人了!原来他妈的是黄鼠狼的叫声!” 很多人面面相窥。 随即有人直接冲了过去,从地上抓起一大把银币!塞怀里,扭头便跑! 工作人员马上厉声呵斥:“放下!不准拿!都放下!” 谁听啊,根本没人听! 所有人都冲上去哄抢。 有的甚至脱了衣服,用衣服包!现场乱成了一锅粥。 我一脚蹬开一个人,硬挤过去,伸手抓起一把便揣进了兜里。 然后,我拉着小萱向外跑。 因为我听到了周围的警车声,不止一辆。 第106章 银币是什么? “别出声....” 我没有选择慌不择路的跑。 而是拉着小萱,向西跑了几百米,蹲在了别人菜地里头。 果然,来了三辆警车,见人就拦! 有的人包了一袋子银币,想硬冲过去,结果立刻被按倒了。 伴随警灯闪烁,人们大喊大叫,有被抓到的,也有人跑出去的。 盯着看了几分钟,我身后突然响起一道声音,冷不丁吓我一跳。 “喂!哥们,派出所走了没?” 我回头一看,是刚才卖啤酒的平头小子。 他也蹲在菜地里,就在我身后。 平头小子慢慢挪过来,小声说:“现在乱跑的人都是傻子,躲在这里才最安全,兄弟你抢了多少?” 我摇头,我说我没拿。 他说他也没拿。 互相盯着对方看了几秒钟,平头小子笑了。 他从兜里掏出一枚银币,放在自己眼前,注视着道:“这估计是古董,你要是不想要,我给你钱,花钱收购你的。” 小萱好奇问他:“你打算给多少钱?” 他伸出巴掌,说道:“五块钱,我五块钱一个买你们手里的,有多少我要多少。” 小萱被他一本正经的表情逗笑了,怕人听见,忙捂住嘴。 平头小子直勾勾看着小萱,说道:“姑娘,你太漂亮了,笑的太美了。” 说完,他又忙掏出一张卡片。 “姑娘,这是我名片,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 “你多大了?”小萱笑着问他。 平头小子马上说我20了。 他不可能20,最多17或者16,他要是有20,我把自己头拧下来当球踢。 小萱伸手接过来他名片看了看,又让我看。 我一看笑了。 “康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明杰。”后头接着一串电话号码。 我拍了拍他脸蛋,笑着说:“小子,趁我还没生气,不想挨揍就滚蛋。” 平头小子也不生气,他反倒是无所谓的耸了耸肩道:“我师傅说过,凡是小看我的人以后都会后悔,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再见。” 说完他起身离开,不过走了几十米又停下来了,转身对小萱这里来了个飞吻。 我抓起地上一块石头砸了过去,平头小子被我打跑了。 “呸。” 我吐了口吐沫,心想,你毛都没长出来,还想耍帅泡妞。 又等了一小会儿,看现场人散去了,我带着小萱偷偷上车回旅馆。 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低头打量手中银币。 这种币没孔,由于本身是银质,表面不可避免的氧化了。 银币背面儿,刻的是和石棺上一样题材的百花图,引人注意的是,百花图中间刻了个胡杨树图案。 翻过来看银币正面,全是文字,猛一看像汉语拼音,但仔细一看,又不是汉语拼音。 比如我看写的有“y”,“g”,“s”。 y写的像弹弓,g像肉店里勾肉用的勾子,s像是向中间压缩的红蝶结。 “云峰!看路!” 我猛打方向盘!车差点窜河道里。 小萱松了口气,问我:“看出来了没,银币是什么时候的。” 我苦恼说没有,看不出来,没见过。 “呦.....稀奇,还有你神眼峰不认识的古董呢?” “别阴阳怪气,我看不出来,那就代表整个四川省没人能看出来。” “切,云峰你真能吹牛。” 小萱从我这里拿了烟,她点了一根,扭头看着车窗外的夜景发呆。 回去后我直奔把头房间,将银币给把头看。 把头对着灯泡看了半天,皱眉道:“奇怪.....这是哪个朝代的银币,我没见过。” 连把头都说没见过! 物以稀为贵,我马上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性。 干我们这行的人都有个毛病,如果碰到不认识的东西,常会夜不能寐,会想办法搞清楚,这是什么。 我都拿出来,放桌上数了数,我总共抢了二十二枚这种银币。 泡上一杯浓茶,灯光下,我和把头开始认真研究起来这东西。 把头喝了一口说:“这是手工银币,年代一定早于明清,明清两代可以排除了。” 我点头表示同意。 清代的银币都是机制币,币身和边道都能看到压力感,而我们这枚肯定是以前的人手工做的。 我喃喃道:“把头,百花和胡杨树.....这种图案流行在哪个朝代?有什么意义?还有你看这币文,我总觉着不像中原地区样式,像少数名族的。” “少数民族....” 把头眼神一亮,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让我赶快去把地图拿来。 我拿来后,把头马上铺到桌子上。 他指着说:“我们现在在这里,这是哪儿?” “康定啊。”我说。 只见把头手指向左移了半公分,问:“这是哪里?” 我看着地图上的坐标,疑惑回答说:“崇州市。” “没错。” “唐末宋初时期,崇州这里,有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叫沙陀国,也有人叫崇州沙陀国。” 我一脸懵逼。 这个我真不知道,完全没听说过。 把头深吸了一口烟,说道:“我也是之前研究西吴尔的时候无意中有留意,没想到,我们有机会碰到沙陀国的文物。” 这事儿把头讲了我才清楚,我估计很多四川本地朋友都不清楚。 这种银币不是流通货币,它应该是“赏赐币”。 类似于北宋同时期银质的太平通宝宫钱,银质崇宁元宝。 它正面那些文字是古突厥文,和西夏文一样,已经是死文字了。 唐朝末年,有一支沙陀族军队驻军鸡冠山,鸡冠山就在今天的崇州市苟家乡。 唐灭后,沙陀族一位首领扯旗称王,建立了崇州沙陀国,后来这个国家突然消失了,不知道咋回事。 把头说,关于崇州沙陀国,最出名的是那首流传的藏宝诗。 “上七步,下七步,要捡金银七七步。” 这是真的,你们相信我,不是笑话。 藏宝诗并非空穴来风,如果有想发财的朋友,就去找吧。 就像当年的张献忠宝藏诗。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若识破,买下成都府。” 这首诗传了两百多年,没多少人相信,专家也不信,但却有一小部分人信了。 我告诉你们,这一小部分人赚发了,这辈子连儿女都不用在打工了。 如今市面上,能看到几枚华夏的盒子币,西王赏宫金币,西王赏宫银币,都是这伙人卖出去的,现在每一枚的价格,都在两百万以上,我猜测他们手里肯定还有剩余。 后来,考古队在双江村山上的竹林深处,挖出来了一条巨型石龙,又隔了三百米,挖出来一条巨型石虎,都长达十几米,重达数吨,有条件的可以去看一下,非常的霸气。 石龙石虎相对而望,它们中间看着的区域,正是山脚下的江口! 江口水底的泥沙下,沉了数万件文物! 包括各种西王赏功金币!大银元宝!金印等等! 所以说,有时候传说不仅仅是传说,它还能带给你花不完的财富。 关键,看你有没有那个“胆子”。 第107章 顶风作案 “云峰,当时你有没有被看到?” 我仔细回想了几秒钟,确定说:“没有!当时天太黑,几十个人在抢,我是最后进去的,考古队那几个人不可能光注意我吧。” “嗯,话虽然这么说,但还是要小心,我们的身份绝不允许暴露。” “我知道把头。” 又秘密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对策和行动,我起身离开了把头房间。 结果刚到走廊,我看到阿春面色通红,从鱼哥房间开门出来了。 我马上心想,完了,坏事儿了这是。 “春.....春姐,你这是.....?” “哦,你还没睡,鱼文斌说教我一套防身用的拳法,我刚学完。” 半夜三更,黑灯瞎火,孤男寡女的学拳? 学瞎子拳?这话谁会信。 阿春脸色尴尬,说:“别多想,我们没做什么,”说完她快步离开。 她走后,我悄悄推开鱼哥房间门,按了墙上开关。 “怎么了云峰?” 鱼哥脸色正常,他刚躺下,衣服还没脱。 “哦....没什么鱼哥,我就是来看下你,很晚了,早点休息。” ...... 隔天。 因为霍莫村离康定很近,从东关小学电线杆子开始,一路粘贴了征回启示,要求昨晚有哄抢银币的人,主动上交派出所。 注意,是“征回启示”,而不是“征收启示”,差了一个字。 征收的意思是花钱回收。 征回的意思是免费交出来。 如果不上交,私藏就是犯法,严重的话会判刑。 我会交吗? no。 我不但不交,我还要去收。 因为目前都不知道银币是宋代早期沙陀国文物,只有我知道,我要去大量收购。 但是,我会暂避锋芒,等考古队第一波收完以后在去,我去收“剩下”的。 这种突然发现的银币以前没见过实物,所以没有参考价格,你说一万一枚也是它,说一百万一枚也是它。 又等了两天,我取了五万块钱现金装包里,一个人开车去了霍莫村附近。 这事儿要偷偷摸摸的干,人越少越好。 到的点刚好中午,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个小饭馆吃饭。 “谁要的松茸鸡!” “这里啊老板!” 老板放下盘子,满头大汗问我:“随便坐,吃什么?” 我说来盘蛋炒饼。 老板的大嗓门吼道:“现在没有蛋炒饼!只有炒菜米饭!最低消费50块起!” 我点头:“那就给我来个松茸鸡,一碗米饭。” 坐下后,我打量周围正吃着的几个人。 这伙人一看样子就不像村民,普通村民不会点松茸鸡这种贵菜。 他们都背着小包,有的用的好手机,有的带着名牌劳力士。 这伙人来自五湖四海,是铲地皮的贩子,目的和我一样,看来康定出了大量银币的风声,已经走漏了。 我听他们说话。 “孙老板收到几个了?” “没几个,刚收到两枚而已,你呢?” “我才收一枚,妈的,不好干!村里人都精的很,都捂着不给看。” 此时,旁边有位三十多岁的胖中年人跟我搭话。 “小兄弟脸生,贵姓?看你样子也是来捡漏的,以前铲哪里的?” 我笑着说:“免贵姓陆,以前主铲东北三省,副铲黄河以南。 这胖子喝了一口白酒,吧唧嘴道:“那小兄弟铲的路子挺宽,真是英雄出少年,你一进来我就认出来了,咱们都是一类人,自我介绍一下,我主铲河北一带,姓元,外号元四笔。” 元四笔? 我有点惊讶,这是个有名的地皮商,我听人说过,主要在河北大城,高碑店,正定一带活动。 “老板!过来!” 他叫来老板,豪气的扔过去两千块钱说:“把门锁了,今天别对外营业,就我们这些人了。” 老板收了钱,马上去锁门,连窗帘都拉上了。 “这个,大家停下筷子,我说两句。” “在场的,应该没外行人吧?” 众人面面相窥,都没反驳。 他又讲道:“大家都是干这个的,今天能聚在这里就是缘分,俗话说的好,人多力量大,有财一起发。” “那种银币虽然暂时不知道是什么,但肯定不是俗物。” “各位,这是个发财机会,十几年前五台山那次活儿你们都错过了吧?” 他指的是1988年山西五台县那次,那次挖出来了几千枚淳化背金佛供养金币。 因为那时候交通闭塞,导致绝大部分被回收,只有少量消息灵通的地皮商从村民手里买到了一些,最后基本都被倒卖到了香港。 他又说道:“想必各位也清楚,明天,后天,大后天,这三天肯定还会不断来人,照我看,我们几个不如合起来做庄,这样才能发财啊。” 做庄的的意思就是抱团收货,给高价格,搞垄断,压制一两个人的小散商。 马上有人说:“四哥,如果出的是五台山那种金币值得做庄,这个就算了,都不知道是什么,可能只是普通的北宋银质花钱,我看不如大家打游击,各凭本事吧。” 立即有人出声附和:“没错,做庄风险太大,可能会赔本,算了。” 见都不同意,元四笔脸色一夸,直接坐下不讲了。 他坐在角落里,小声念叨道:“这点魄力都没有,还想铲地气发大财,真是一帮废物。” 我听到了,碰了碰他,小声说道:“元哥,我和你做个庄,怎么样?不要其他人了,就咱们两。” “哦?陆兄弟有兴趣?” 他说:“我元老四不开玩笑,两人做庄,怕是最少要打60万下去抬价,我们一个人三十万,你有这个能力?” 我摇头。 他略微失望,给自己倒了杯酒。 “元哥,我话还没说完,我们要做,就做大一点,一个人投八十万,你敢不敢?” “一个人八十,那就是一百六......” 他皱眉念叨了一句,一本正经对我说:“我元老四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个眼力一个胆量,我相信那种银币绝非俗物,只要你敢,我就敢。” 我呵呵一笑,举手和他碰了一杯。 吃完饭,我们各自去取了现金。 要想让村民拿出东西,说什么都白搭,现金为王。 文物局征收一毛不给,而我们背着几十万现金上门收购,哪个好?一目了然。 有人会问,那你不怕举报? 我这么说。 当我的钱,落到村民兜里那一刻,它们的嘴也会一块儿闭上。 如果敢吭声说出来,那咱们一起进去。 这个,就是人性。 第108章 夜探霍莫村 我和元四笔在村头树下坐了一下午,不敢进村,因为下午不断有县派出所和市文物局的人进出村子。 村大队的大喇叭,全天喊着让主动上交文物。 在如此高压势态下,弄的村里人心惶惶,有些胆子小的人,顶不住压力主动上交了。 但我知道,肯定还有不少人藏着银币。 霍莫村,晚七点半天色全黑,我和元四笔偷摸进了村。 “大爷,吃晚饭呢?” “哎呦,你们咋又来了!我说了,我们家没抢什么文物!你们咋不信!” 我收起脸上笑容,掏出小本子,严肃说:“大爷,我给你普及下法律常识,就算你没拿,但如果你知道谁家藏了选择知情不报,那就是包庇罪,事后也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元四笔在旁点头,他马上拿出手机说:“要不我现在给赵大队长打电话,让他过来?” 老头着急的放下碗说:“啊?还要坐牢?!” 我点头正色说:“是,三年起步。” 他就是个普通村里老头,被我吓到了,犹豫了半分钟后,小声告诉我一个人名,说这人家里有。 “这人住哪里?”我收了本子问。 老头小声说:“村里走到头,左拐,半山腰那座房子就是,你们过去就能看到。” 我和元四笔很快找到了这家人,看大门紧闭,我上前拍门。 “谁!” “老乡开下门!” 等了两分钟,一个四十多岁满脸黄斑,很胖的女的给我开了门。 “大姐你好,我来问下银币的事儿。” 这胖女人立即恼道:“烦不烦!我们已经交出去了!又来问!烦不烦!” “你们赶紧走!”她作势要关门。 元四笔马上挡住门说:“别慌,我们不是官家人,我们是来上门收购的。” “收购?” 我点头说是。 看她还怀疑,我从包里掏出两枚银币,又掏出一打钱,说这就是刚收来的。 胖妇女信了,她让我们进院儿后反锁了大门。 “婆娘,这两人干什么的?”从屋里出来一男的问。 “这两人收古董的。”胖女人说。 我对这男的有印象,那天晚上好像就是他冲在最前头,换句话说,他手里肯定有藏货。 搬来小马扎让我和元四笔坐下,胖女人小声说:“你们胆子真大,村大队的人刚走。” 我不废话,直接拉开包掏出两万块钱,拿在手里甩了甩。 下午刚取出来的钱,声音板正,嘎嘎新。 胖女人吞了口吐沫,问:“你能给多少钱?昨天有人开过价,给我一千五一枚。” 我脸上不动声色说:“嫂子,得先看东西,不看东西成色好坏不好说价钱。” 胖女人使了个眼色,她老公从兜里掏出一枚递给我看。 我要的就是这个..... 经过一番拉锯战,元四笔当场点钱。 我们以3500一枚的价格,从她手里回收了28枚银币,总共花费九万八。 这个数,对当时农村人来说是个巨大数字。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我不心疼,因为我知道,我能成十倍赚回来。 胖女人点钱点的脸色涨红,我有注意到,她手腕一直在颤抖,显然以前没一次性点过这么厚现金。 随后,我让她带我和元四笔去村里收购,答应她了,每收到一枚给她200块钱提成。 到夜里11点多,我和元四笔带的钱已经下去了三分之一,村里就这么大,有些人听到风声,主动拿着几枚银币偷偷摸摸跑过来卖。 都愿意卖给我们,因为我们给的价高,高其他人两倍不止。 这种交易就叫灯下黑。 后半夜一点半,胖女人又领我们走夜路,去隔壁村找一个叫李明的男人,我忘了村名叫什么。 记得这家人门口左手边是羊圈,右手边是马圈,康定畜牧业发达,很多人家里都养羊养马。 我们到时,李明正在羊圈里给一匹怀孕的马加夜餐,马无夜草不肥,我看洗脸盆里马喝的是羊奶。 羊拉了不少羊屎泡在羊奶里,软软的黑球,所以看起来特别像奶茶店卖的“珍珠奶茶。” “秋嫂子,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这是....” 胖女人站在马圈外道:“老明先别干了,你的那几个银元呢?” 一听这
相关推荐:
我有亿万天赋
爸与(H)
小寡妇的第二春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挚爱
岁岁忘忧(完结)
碧荷衍生文
认输(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