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都找不到。 这把剑,大概率是明代尚方宝剑。 没见过实物,博物馆有把同款,剑柄是和田白玉勾金丝,这把是崇祯17年,李自成到山西时,崇祯皇帝赐给对方的。 找找看,找到埋哪里了,发笔小财,找不到就算求了。 把头安排豆芽仔和鱼哥小萱去十方观打听消息,而我,则带着几件东西,去了洛阳老古城古玩市场摆地摊。 为啥要摆地摊? 其实是我心血来潮手痒痒,还有就是,我们住的宾馆离老古城非常近,就几百米远。 不指望卖东西,我就是玩。 我想找找几年前,在潘家园摆摊卖货时的感觉,不同那年的是,我项云峰早非吴下阿蒙。 这天周六,市场人很多,都是来淘宝的。 我租了个摊,没有摊位布就铺了两张破报纸,然后把我的宝贝从包里拿出来摆上。 蹲在地上抽烟,看着形形色色的人。 “唉?你这是什么啊?” “刀币,新莽金错刀,一刀平五千样钱。”我弹了弹烟灰,随口说道。 “刀币?不懂啊,不过你这刀币看谢跟新的一样,你看还反光呢,多少钱?十块?” 这种人就叫傻比知道吧,他看别人什么东西都是十块八块。 “多少钱卖,你倒是说啊?我看你这刀币上有个眼儿,刚好能挂我钥匙上。” 我弹飞烟头说:“一个亿。” “一个亿?冥币吧?” “别闹了,我真心买的,你实价多少?” “一百万,实价。” “有病!” ....... 半个小时后,我摊位前围了一大堆人,看热闹的居多,因为别人地摊上的东西都是几十,几块,上千就了不得了。 而我的摊位上,没有低于10万块钱的东西。 这里是洛阳最大的古玩市场,其中当然有眼力好的高手,有个男的抓着我那块儿辽代迦楼罗神鸟玉器不愿松手,非得拿车跟我换。 我问他什么车? 他说是一辆虎头奔,刚开了没几年。 怕他拿我东西跑了,我夺回来说:“差的有点多啊大哥,两辆虎头奔还差不多。” 又有个年轻人,和我谈那几只光绪官窑盘子,他挑毛病:“兄弟,从你这些摆出来的东西看,你应该很有实力,你这对盘子是真官窑不假,但龙纹画的不好,太软了,少了两分官家之气,” “扯淡吧!” 我说:“这本来就是二级官窑,十万一个还贵?便宜死了好不!” “龙纹画太软了?不软那还是光绪官窑吗?那成假货了,你想砍价就别这么挑毛病,以为我不懂?” 这人被我怼的哑口无言。 我说的真的,清晚期的官窑龙纹,普遍画的很软弱,龙身画的像面条,我们行里叫面条龙,龙爪子没力度,龙眼睛耷拉着向下看,就是老态龙钟。 乾隆往前,清早期的龙纹都很凶猛,可不是面条,龙身子跟弹簧一样,扭在一起,龙爪锋利无比,龙眼睛是向外瞪的,异常凶猛霸气。 所以说,如果你在道光,光绪,宣统,这些年号款的瓷器上,看到了异常凶猛的龙纹,别管东西在好,就要打个问号了,因为,它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可能是高仿品。 这哥们说不过我,最后谈了半天,花4万块买走了我一个盘子。 他陪笑说:“兄弟,剩下的盘子,能不能给我留着?我现在没那么多钱,我这就去借钱。” “来来,抽我的,呵呵。” 我接过来烟:“给你留一两天行,在长,我大概率不在洛阳了。” “那就两天!两天内!我一定来买剩下的盘子,你可千万给我留好了!” “嗯,你尽快吧。” 我叼着烟,掏出打火机想点。 刚打着火。 “呼!”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光头男的,冷着脸给我吹灭了。 我皱眉,又打火。 “呼!” 他又给我吹灭了! 我放下烟,冷着脸说:“跟我找事儿是吧?” 他说:“小子,你刚从外地来的?是不懂规矩?” “什么规矩。” 他指着我摊位: “听好了,我不管你从哪来!这里是洛阳,是龙给我盘着,是虎给我卧着,你这些上万的东西,没有宋老大点头,就不准拿出来卖!懂了没?这就是规矩。” “不服?你不知道宋老大是谁吧?” 我笑道:“知道,我认识他们兄弟几个,不信你问问。” “认识??” “你等等!” 他马上跑去打电话,过了一两分钟,大声喊我:“你叫什么?” “你就说,是神眼峰。” 他拿着讲了几句,又皱眉说:“小子你他妈逗我玩呢?老大说不认识什么神眼峰!” 我脸色一变。 “你就说是银狐徒弟,姓项。” 他嘀咕了几句,挂了电话后,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 “哈哈!原来是兄弟你啊!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不是普通人!” “兄弟,赶快收了摊吧,老大说让你别在这儿卖了,去他的文化城卖,那里有的是老板要。” “文化城,”全名是“洛阳纵横文化城”。 80后出生的老洛阳人,可能知道这个地方,是宋氏兄弟开的地下文物黑市。 这里,离洛阳涧西分局,只有一墙之隔..... 2020年,纵横文化城才被查封,一同查封的,还有纵横文化城的手机app,这是个拍卖网站,只有得到内部邀请码,注册成会员的人才能参拍。 类似微拍堂,咸鱼,但....这里头,卖的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文物,一级文物,特级文物都有! 很多都是够判无期的那种,唐三彩在里面,只能算中档次。 好东西见的多了,我很少说“开眼”这个词。 但这次进去那里,是真开眼了。 我这么说吧,相比于纵横文化城这里。 洛阳市博物馆,乃至河南省博物院,不够看的。 这里大珍云集,是地下文物爱好者的天堂。 黑市中的黑市。 第251章 宋的邀请 “走啊兄弟,跟我进去啊?” 我停在门口,往左看了看,皱眉说:“你确定没问题?” 他一愣,哈哈笑道:“哈哈!没问题!你就放心吧” 我背着包跟着他推门进去了。 纵横文化城三层楼,商铺几乎已经入驻满了,每个店铺大概20平米左右,我大致扫了眼。 老板在店里坐着喝茶,桌子上摆着唐三彩,明三彩,汉代魂瓶,北魏石刻,高年份带彩绘的文官俑,仕女俑,还有镇墓兽等等。 很多东西身上还带着红土,怕说是昨晚上挖出来的都有人信。 我看的暗自心惊。 这他妈的也太明目张胆了,这些都是一眼货的陪葬品!我不敢这么摆出来,我刚才摆摊卖的,只是一些传世品。 几乎每家都这样! 甚至,我看见一具南北朝时期的雕龙大石棺,摆在一家店门口,老板用来养了金鱼。 天知道这三层楼里藏了多少好东西。 领路的光头笑道:“兄弟,想在我们这儿开店,手上没百八十件唐三彩,那都不好意思说进来,昨天,刚有家卖了尊3吨重的石雕镇墓兽,叫吊车来吊出去的。” “那这些东西都卖哪去了?”我问。 他笑着说:“国外国内都卖,只要出的起钱,上午打钱,下午发跨省专车,给你单独送到家里去。” “汉代金缕玉衣知道?” 我说知道。 他指了指楼上:“三楼有一件,一楼北边儿那家也有半件,我听老大说博物馆的都派人来谈过,价钱没谈拢,人不卖而已。” 我有注意到他说的一个词儿。 “卖到国外....” 这就涉及到xx走私了,逮住要被枪毙的。 上到三楼,敲了敲门。 “老大,人来了。” 宋老大正笑着和一个脸颊消瘦的中年男人喝茶聊天,闻言让我们进来。 “哈哈,神眼峰!你怎么有闲心跑我这里摆摊来了?来坐下喝杯茶。”宋老大冲我招手。 我坐下后,宋老大笑着介绍说:“老詹,大家既然碰到了我就介绍下吧,这年轻人,就是北派银狐徒弟,大名鼎鼎的神眼峰小王。” “不是小王,我姓项。” “哦,”宋老大马上改口:“是神眼峰小项。” 瘦男人微笑着对我点头致意,开口说了声久仰。 “叫我来是....?” “这样,眼看着到饭点儿了,不如咱们边吃边聊。” 宋老大一拍手:“今天我们三个人吃饭,叫黄姑娘准备,简单做点就行,做好了送过来。” 很快,也就十多分钟,一道道摆盘精致的菜品被人推门送了进来。一共5道菜。 鲜炖阿拉斯加海蟹煲乌骨鸡。 黄油牡丹虾柚子刺身拼盘。 私房二十年花雕酒酿红鲷鱼。 黑金片松露陈年萝卜配雪花牛肉。 黑蒜塔香蘑菇配意式海鲜浓汤。 我是个土包子,没吃过这么贵的东西,看摆盘,像是聘请的专门的国外厨师做的。 难道上流人士天天这么吃?太奢侈了。 “味道怎么样?” “嗯......挺好的。” 宋老大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着说:“之前我们双方多有误会,不过好在误会解开了,咱们男的嘛,出来混都是为了赚钱,王把头在北派中名望很高,小兄弟,所以我说,能不能让王把头牵个头?咱们双方合作一下。” “怎么合作?”我问。 宋老大眼神中露出一丝寒光,直接指着瘦男人开口说:“老詹这帮人有海上关系,以后你们北派如果出了什么大鱼,可以直接对接给我,我们合作卖到国外去,一起做大做强,赚他们的刀乐儿。” 我听明白了。 这姓宋的好大的野心....他不满足于洛阳,想像当年的卢芹斋一样,做国际市场。 他是想让整个北派,当他的背后供货商!做出口生意,挣刀乐儿。 但,我知道把头一向有个原则,我们出的东西,只卖给国人,不卖外国人,这是北派很多老一辈人的想法。 矛盾的是,北派里也有一些年轻人,愿意把东西卖给国外人,他们不认这条规矩。 其中为代表的就是田三久。他什么都不怕,只要挣钱就敢干,卖给泡菜妹奶奶东西就是这样。所以说,老人和年轻人,意见很难统一。 “你觉得怎么样小兄弟?” “这个......我觉得你跟我说没用,我做不了主。” 宋老大单手指着我,笑道:“你不用管那些老人,你只要负责牵头,帮我联系你们北派里那些胆子大的年轻人,我们自己组一个圈子,怎么样?” 他又说:“亲自动手盗墓是下等活,像李老鸭那样,个人做的再好又有什么用?最后老了还不是进了监狱?所以说,不管野路子,还是北派正规军,我们要抱团,抱在一起,就能天下无敌。” “你不用着急做决定,留我个电话,回去好好想想,如果想通了就给我打电话。” 从文化城出来已是下午,我快步赶回到旅馆。 我把宋老大的事儿说了,把头听后是这么说的。 “云峰,如果北派和野路子抱了团,我们整个北派,在十到二十年内就会消失。” “这么严重?为什么把头?” “因为他们鱼龙混杂,滥竽充数,不讲情义,不够专业,应该离这些人远远的。” “云峰,我问你,你现在盗墓有愧疚感吗?” “愧疚感?” 我想了想摇头:“没把头,我可能只有激动感和兴奋感。” 把头一笑,拍了拍我肩膀:“那就好,你记住,干咱们这个的,如果哪天有了愧疚感,那就离进去不远了。” 我当时十分难以理解,把头这句话的意思,后几年,随着年龄渐长,我理解了。 ..... 豆芽仔他们傍晚回来了,进门便大喊:“好消息!好消息!” “把头!我们去了那个十方道观,还是鱼哥有办法,他跟人打听出来了!三十五年前,确实有个姓李的道长住那里,后来遇到破四jiu,李道长搬到了东东羊道沟村的山上!” “听说他病死在了山上,那把剑是不是埋在他生前住的地方了?” 我说不对啊,既然你都知道,王元杰应该也知道,他为什说找不到? 豆芽仔一愣,挠头说:“那小子又不是专业盗墓的,他找不到很正常啊,他找不到,那不代表我们找不到啊!” 把头看了眼桌上的日历说:“今天周五,我们礼拜一走,明后两天可以去芽仔说的地方看一看,找不到就算了,不用强求。” “礼拜一走?去哪把头?” 把头伸手从怀中摸出一小卷氧化严重的老羊皮图。 他说:“一年多了,这个地方一直吸引着我,我梦到过那些神秘的石头高塔,它们一定和西夏灭亡的党项人有关,大概在四川木雅地区。” “我叫那个地方,天府炮楼。” 第252章 此间事了 第二天下午,栾川,东羊道勾村。 我背着小萱走,她刚才脚扭了一下。 “峰子,这玩意好用吗?怎么用的?按这个开关?” 豆芽仔手里拿的是金属探测器,是我突发奇想,上午让探宝哥送来的,两台二手货,我给了探宝哥一千块钱。 “试试看吧,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这又不是找墓,能看个封土堆土质什么的,妈的这是找一把剑,总不能满地刨吧?” “呵呵,没错,”豆芽仔嘿嘿一笑,突然把金属探测器放在了小萱屁|股上。 顿时,传来嘀嘀嘀的金属警报声。 “死豆芽仔!你找死吗!” 豆芽仔大声笑道:“赵萱萱!我就知道你这里藏着刀!哈哈峰子,这东西好使!一碰就响。” 小萱突然从我背后跳下去,撵着豆芽仔满山跑!我看的目瞪口呆,小萱又骗我了,她没扭脚。 东羊村都是泥糊的土房,非常穷,总共居住的不到一百户人家,老人居多。 我给了人一包烟,跟一位上岁数的老人打听。 “大爷,听说以前有位李道长在这里住过?你知不知道?” “啥子?” “道士!十方观的李道长!” “哦,听见了,你大点声嘛。” “是啊,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我还记得那个道长,有点胖,留着长胡子。” “他当时住在哪儿,知道不?” 大爷指着山上说:“就从那条小路上去,一直往里走,有两棵老槐树,老槐树后头的空地上原先有间屋子,早就塌了,那里还有个和尚塔,不知道什么年代的。” 谢过老人,我们几个去了他说的地方。 山里空气清新,各种草木翠绿青葱,很多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我环顾四周看了看。 不远处有间完全倒塌的房子,大量木质横梁和青砖随意的躺在地上,一层压一层堆叠在一起,烂木头表面同样长满了杂草青苔。 鱼哥突然对我招手,“云峰你过来看看,这是不是老头说的和尚塔。” 我一看,这塔很奇怪,通体用块状青石锻打而成,高度矮,大概一米五左右,才到鱼哥胸口位置。 塔尖是螺旋状的,有三层,想不到样子的我打个比方,就像买的咸菜里带的,那种尖头螺旋状的咸菜,外观一模一样。 在往下看,石塔内部有掏空,很多黄土堆积在内部,几乎要满了。 “云峰你看这塔是什么时候的?干什么用的?” 我摇头说:“看风格像是明清时期的,做什么用的不太确定,如果是佛塔,这个高度不符合规格,可能是供养塔。” “鱼哥你看这里头,原本是空的,现在不是被土填了吗,可能以前这里头放的都是贡品,当地人用来求雨烧香什么的。” “鱼哥别管这个了,我们快找吧,把头说礼拜一就要坐火车去四川。” 然后我们就开始用探宝器探宝,怪不得别人用这东西,是真好用。 小萱蹲在地上扫,就在塌了的那间房子周围找,很快,机器嘀嘀嘀响了。 豆芽仔马上拿铲子向下挖,几铲子挖出来一个锈迹斑斑的圆孔大铜钱。 用水简单冲洗了下,发现这是枚道教题材的花钱,正面是文字:“山鬼驱邪降精,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赦令。” 翻过来看背后,是图案,一个八卦图,一个模糊的人物和一个丹炉,这种图案应该是“老君炼丹,八卦星阵图。”这种大花钱,那时大概值50块钱。 古代,很多道士下山出门都会背一个大包,这种花钱当时就绑在大包两侧,用红绳拴着,所以也有人叫“道士包袱钱。” 我心想,好像有希望啊.... 马上指挥说:“把搜寻重点放在塌房子这里,鱼哥你力气大,看看能不能把这些烂横梁搬开,小萱你和豆芽仔配合,尽量找仔细些。” 我直接说结果吧。 当天晚上我们都没回去,在那里用金属探测器找了一天一夜,没找到那把剑,反倒是一共挖出来七枚山鬼花钱,两个破香炉和一个吃饭用的破铜碗。 周日傍晚放弃了,赶回去收拾东西了,帮主十点半会开车送我们去洛阳火车站。 如今回想,总感觉漏了点儿什么。 猛然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那个和尚塔!可能不止那么高! 我说当时第一眼看的就奇怪!极有可能!是塔沉到地底下去了! 我说的都是实话,只要有人找到这个村子!就能找到塌了的老房子和和尚塔! 当年,探宝哥用的手持探测器十分落后,现在,如果用上好的探宝器,绝对能找到东西,比如说山鬼花钱,明代那把剑!都有可能。 个人建议,在和尚塔底下找。 不信我拉倒,如果谁信了,并且有了收获,那给我一万块钱好处费,不过分吧? 因为是我告诉你们的,包括鸿沟那里,我不说谁会知道?所以都应该给我好处费。 ..... 当晚9点多,帮主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附近。 “王把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今天就送到这儿了,你们拿好东西,路上注意安全,我们,后会有期。” 把头抱拳道:“多保重,后会有期。” 然后,我们踏上了开往四川的火车。 伴随着轰鸣的火车汽笛声,离开了洛阳。 小青龙前几天走了,把头挽留过她,因为我们团队里缺一个厉害的炮工,把头想邀请她加入,五险一金,待遇从优,不过被拒绝了。 青姨半开玩笑说:“王把头,你在找别人吧,我不合适,要是哪天我不小心失手了,你们全得完蛋,你们还是适合找计老头那样的人当炮工。” 我想着有空了去跟计把头学两天炮工,散土出身不好听,要是炮工,这档次一下就上来去了,漠河散土王可以改成漠河炮工王,别人一听就觉得牛。 随着火车渐行渐远,我忍不住,还是给元宝打了个电话。 “你们走了?” “走了,我们现在在火车上了,有句话我想跟你说,如果哪天小霞走了,不要太过伤心,咱们大男人,何患无妻。” 元宝沉默了两分钟,笑了,说:“怎么会呢,小霞不会离开我的。” “那......祝你们幸福吧。” “谢谢兄弟,在来洛阳了说一声,我招待,保重。” “保重。” ....... ps:(第三卷,鬼崽迷村完。) (友情提示:神秘的木雅故事更精彩,田三久和谢起榕,在第四卷中将会发生巨大改变。不怕人笑话,我20岁时还是处男,不过在木雅....) 往后看吧。 第1章 康定情歌 五日之后,在开往康定的一辆破旧公交车上。 我带着帽子,和把头坐在最后一排,低声交谈讨论。 自从在干尸肚子内发现羊皮图,这一年多来,把头一直在暗中向人打听,收集资料史料,从未间断过。 我还发现,有个地方很巧合。 就是老学究主导的黑水城回关事件,发生在2000年左右,后来的一年内,国内很多文史界大佬,都频繁前往川西一带寻找木雅人。 像四川大学的邓琴教授,和吴天西教授都在这个时间段内,写下了两本书,分别是“西康木雅乡西吴王考”和“西夏后裔流向手考”。为什么他们之前不考? 我觉得,大概率和黑水城出土了灵武泪佛和妙音鸟有关。就是,有人和我们一样,相信了夏末帝李?F没死,而是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在蒙古人眼皮子底下跑路了。 有人问:“项把头,我就是宁夏人,我去了宁夏博物馆看了,那里有好多只妙音鸟,你怎么说就一个?” 我说:“既然廖伯都能做妙音鸟,那国内文物界卧虎藏龙,自然也有高手能做,人做出来又不会故意写上复制品标签,要是写了,你还会花钱买票去看吗?” 西夏文字现在是死文字,它们的文化也很神秘。二十年前,四川大学邓教授在她书里写了这么一段原话,为我们去寻找天府炮楼提供了大致方向。 她笔下写道:“西夏皇族在亡国后,在今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区(即今康定县折多山以西,雅砻江以东,乾宁县以南,九龙县以北的地区)”定居了下来,建立了一个小政权,他们把这个小政权的首领叫做“西吴王”,实际上也就是“西夏王”的称号。 她并未找到“西吴尔国”,只是大致划定了一个可能的范围,这个范围很大,我们作为参考,就去了这个大范围的中心地带寻找线索。 那里就是康定。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哦,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哦......” 我唱的好听吧?好听就是好歌,一首康定情歌送给大家。 .... 突然,这辆开往康定的老旧公交来了个急刹车,豆芽仔正在睡觉,刹车的惯性,让他一个踉跄栽倒了前头。 “我槽!怎么回事儿!摔死老子啦!” 这时,公交车车门打开,一个明眸皓齿,皮肤黝黑,眼睛很大的年轻女孩儿探头进来问司机:“师傅,我的宠物能带上车吗?用多买一张票吗?” 司机一看她手里牵着一条很小的小狗,就说:“没事,能带宠物,上来吧,不用多买票。”估计司机也是想多拉人多挣钱。 “谢谢师傅,等我两分钟。” 大眼女孩儿说完就走。 过了两分钟,我坐在后排,突然听到前方人群一阵惊呼。 “让让!大家让让!谢谢了!” 一头“牛”被推上了车,挤的人群纷纷往后靠。 司机瞪大眼说:“你不是说带小狗上车?怎么带这么大个牛!” 大眼睛女孩上来后,手里牵着牛说:“师傅你说能带宠物的啊,这就是我的宠物,还有,你刚才说了不用多买票,谢谢师傅。” “我!” 司机顿时哑口无言。 双方僵持了几句,司机说不过这女孩儿,只能无奈继续开车。 车里过道突然多了头牛,一下变的很挤,这女孩儿把牛缰绳拴在扶手上,自顾自挤过来,一屁|股坐在了我身旁的座位上,把头还看了她一眼。 我一闻,她身上有股淡淡的香味,不像是香水味,像是某种天然香料。 “姑娘,你也到康定下?”我向她搭话。 “是啊,怎么了?” “没事儿,我们也到康定下,就想跟你打听个事儿,你知不知道木雅人住在康定哪里?” “博巴?” “你打听博巴干什么?” “博巴是谁?”我说我想打听木雅人。 她解释道:“博巴就是木雅人啊,他们总人数大概8000人左右,在康定他们住的很分散,我以前在学校一个室友就是博巴人,我是藏族人。” 我惊讶说:“你是藏族?没看出来,你普通话说这么好,穿的也这么时髦。” 她马上大笑道:“都什么年代了大哥!我们藏族年轻人不光会说普通话,我还有手机,我还玩过电脑,我还会聊qq呢!”说完她从兜里掏出部翻盖手机,晃了晃。 我说牛逼,那你带这头牛,是要去哪里? 她解释说:“下礼拜一,我们村里要过晒佛节,这头牛是要拉回去杀的,过节用,大哥你哪里人?” “认识一下,我东北人,叫项峰,你别叫我大哥,我没那么老。”说完我拧开水喝了口。 她一笑说:“我藏名叫米娘拉珍,小名叫小米,你也可以叫我小米。” “咳!咳!” 我被水呛着了。 “怎么了?有问题?” “没,没问题,就是你恰巧跟我一个朋友重名了,刚刚没反应过来。”我忙擦了擦嘴说。 到了康定下车,米娘拉珍一马当先牵着牛下车了,她还俏皮回头打招呼说:“大哥!拜拜了您嘞!” 我已经把她的底细,摸的一清二楚。 她住在瓦泽乡石榴村,大一学生,家里有一个弟弟,有一个木雅人同学,石榴村附近的好几个村子,在下礼拜一会旅行晒佛节,为期四天。 我们本来就是两眼一摸黑,没有明确目标,当下决定去那个晒佛节看看。没主动和米娘同路,是因为我们想低调一点,反正只要知道地方,自己能找车去。 二十年前的康定很美,下车后就能看到贡嘎雪山和跑马山,人站在雪山下眺望,清风拂面,看着蓝天白云,感觉心灵都会被净化。 2005年左右,这里主要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和农业,其次就是旅游业。跑马山也叫仙女山,别听谣言,得实地去看看才清楚。 当年我在县城见到的本地女孩身材都很好,五官端正,皮肤偏向小麦色,听说还有搞人类遗传学的做过大数据研究,说在康定跑马山附近的女性族群,腰臀比很夸张,简单说就是腰细屁|股大。 另外,据说这里的晒佛节和拉萨的晒佛节不一样,一是后者也叫雪顿节,二是举行时间不一样,一个是在每年的十月份,一个是在正月份。 相比拉萨,康定这里的小晒佛节,少了一分空灵宏大感,多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第2章 瓦泽晒佛节 那时候从康定到瓦泽没有班车,我们花了一百块,找了辆拖拉机送我们,去之前还特意买了些吃的,像饼干方便面之类。 坐在拖拉机上,鱼哥看天说:“云峰,你看那朵云像什么,我看像个佛头。” “不是佛头吧?”我抬头看了看说:“倒是像一个簸箕。” 小萱说像一支口红。 豆芽仔说像一块狗头金。 这年,当地政府开始重视旅游产业,由于我们到的时间刚好是晒佛节前后,所以这里有部分村民已经在做民宿生意了,我们当晚到了瓦泽,就住在一家民宿旅馆,老板是汉族人叫张鑫生,他老婆是藏族人,名字忘了。 我半夜起来,看把头房间还亮着灯,就过去看了,把头带着眼镜,还在皱眉看羊皮图。 “没睡?” “睡了,我都睡醒了把头,这图看出来什么了?” “云峰,你过来仔细看这些塔,是方的还是圆的?” “圆的啊,”我说。 把头说:“这有点奇怪,根据我之前的调查,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在木雅一带的深山里,发现过一种奇怪的石碉楼建筑群,不过全部都是方形的,是用片石堆起来的,有点像小形金字塔,可从未听说,有人发现过圆形的石碉楼。” 我指着羊皮图:“把头,这图最起码800多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上头画的这些石楼可能早就塌了,塌了自然就没人见过了。” 把头摇摇头,拿起图对着灯看,边看边皱眉说:“我总感觉.....似乎漏掉了某种细节。” “砰!砰!” 突然有人敲了两下门,把头快速把羊皮图收到了怀里。 “谁啊?” “我,老张,看你们这么晚了还没休息,特意送壶茶过来。” 把头示意我去开门。 民宿老板老张进来后,放下茶壶,笑道:“这是我们康定的特产,高原雪茶,我老婆泡的,二位尝尝怎么样。” 我是屁都不懂,我感觉一块五的茉莉花茶和一百块的龙井没啥区别,但把头可是品茶高手。 把头尝过后,眼神一亮道:“我从未喝过这种茶,浅尝微苦,舌后留香,后劲十足,真是神品。” “呵呵,那当然了!”老张笑道:“雪山上的雪茶,是我们这里的稀世珍品,只有在本地才能喝到正宗的,外地买的都是假的。” 他马上从怀里抽出一大包说:“这一包一斤半,你们要的话,给我888。” 把头还没说话,他不断从怀里掏出东西,往桌子上放。 “这是我们康定雪域人参果,这是雪山花椒,这是雪山特级牦牛干,这是康定红景天。” 他站起来,又从裤子里往外掏东西说:“这是极地松茸,这是康定鹿茸片,这是雪山大豆,这是......” “停!” 我靠,我说你是变魔术的吧?这都是放在身上哪的? “等等啊,马上完。” “这是野生尖贝,这是康定苹果干,这是真空装的窝子油糕,你看看你们要点什么?要全拿的话,给你们算个优惠价,2888。” 看着一桌子东西,我无语说:“你是个天才。” “过奖,客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把头笑道:“这雪茶确实不错,云峰,给人拿钱,买一袋。” “把头!这也太贵了!888一袋!能买一吨猴王牌茉莉花茶了!” 吐槽是吐槽,我还是不情愿的给了钱。 把头笑道:“老张,我看你有辆面包车,能不能明天把我们送到石榴村,我们想去那里看晒佛节。” “没问题!明天吃了早饭我就把你们送过去,我在这里生活二十年了,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他拍着胸脯子保证。 我知道了,把头借口买茶是假,让他帮忙当向导是真。 第二天准时出发,老张边开车边介绍: “晒佛节就是晒唐卡,石榴村有两张大唐卡,一张是现代的,另一张据说是唐代的,今天家家户户会拿着小唐卡,放到大唐卡旁边晒太阳,等下到了,你们要注意规矩,不能踩,不能吐痰,见到年长的女性一定要摘下帽子和人说话。” 我听的眉头直跳,唐代的大唐卡? 是真货?要是真的或者长度超过了两米,那就是国宝级文物! 小小石榴村,会有这种东西? 没亲眼见到之前,我不敢信。 豆芽仔惊道:“我去!唐代的!那要是真的!不得卖几十万!” “当然是真的!”老张说:“前两年县里来专家鉴定过,说真的,并且还想征收到博物馆,不过遭到了村里人强烈拒绝,最后不了了之。” 我问:“要是真的唐代文物?没人偷?” “有人偷!我老婆说过,那个唐卡前后一共被偷过七次!结果每个偷的人都死于非命,有摔死的,淹死的,车撞死的等等。” “这个很邪门,你们别不信,知不知道那个大唐卡上画的什么图案?” 我猜测说:“卓玛(度母)?吉祥天母?大威德金刚?要不就是莲花生?” “不,都不是。” 老张一本正经,告诉我说:“是狮头圣母拜阎魔。” 我一惊,狮头圣母不知道,但我知道阎魔神,那是藏区的死神,代表的就是死亡。 到了石榴村,远远看到冒浓烟,聚了很多人。 不少男女都穿着长围裙,百褶衣,女的头上包着蓝布,有人从人堆里挤出来,手中抱着一块奇怪的黑石头。 “老张,这是在干什么?” 老张说:“这是在烧石头,每年晒佛节一开始,藏民会搬一块白石头,在这里统一
相关推荐:
我在末世养男宠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仙道空间
我以神明为食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爸与(H)
深海gl (ABO)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南安太妃传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