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女的,含意是飞天接引女墓主的灵魂去往极乐。 可这具红棺... 描绘了些杀人打仗,处刑吊死人的场景。 尤其是吊死人那个,我看到两个奴隶模样的小人双手被绑,被高高吊起,底下还有个小人,手拿长矛,往人身上扎,风格神秘又带着诡异。 现在墓室里很黑,分外的安静,只有我们这几把手电晃来晃去。 因为黄泥隔绝空气密封性强,棺材盖儿依然完整没烂,豆芽仔围着转了两圈,拿起铲子准备撬开,试了试,他突然说:“唉,不对啊,这好像是死的啊,一体的。” 我说扯淡,棺材盖怎么可能和棺材是一体的?要那样死人怎么进去。 我不信的试了试,顿时惊讶道:“这....还真是,把头,这棺材盖儿和棺材是一体的,这怎么做出来的?” “先别出声,你们仔细听....” 鱼哥突然耳朵贴近棺材说:“这棺材里头,好像有声音。” 我学鱼哥那样,耳朵靠近听了听。 结果听到红棺内有“啪塔...啪塔”的声音,有些像滴水声,又有些像,一个人用手折断筷子的那种声音。 我让把头听听看,结果把头一听就没那种声音了,很奇怪。 “卧槽!” “吓死我了!” “你什么时候跑我背后来的!”豆芽仔扭头吼小萱吓着他了。 我和鱼哥对视了一眼,难道我两听错了? 这时,把头突然吩咐说:“云峰,芽仔,文斌,你们三个都来抬这头试试,看看能不能抬起来。” 我们点头说好。 我们三个一起用力,鱼哥更是半个身子都靠上来了,死沉死沉,别说抬起来了,动都不动!这是棺不是椁,就算里头装了很多陪葬品,也不该这么沉,这个重量,我估计用小型吊机都不一定能吊起来! 想看看里头有什么,把头说了个办法,他让我们用拐子针,在棺材盖儿靠下一点的位置,打一个眼儿。 我们马上照做。 刚打完眼,棺材内瞬间有一股黄水,顺着眼流出来,没有味道,我们立即后退了几步。 这一打开就和水龙头一样,怪不得那么沉,原来棺材里都是水。 看着流了二十多分钟,竟然还在流,为了加快速度,我们又在原来的位置上,用拐子针又加打了两个小眼儿。 三个出水口,哗啦啦向外排黄水,快一个小时了,鱼哥皱眉说,“怎么回事?这没完了,多长时间了,就算是满满一棺材水也早该放完了,还有,”鱼哥扭头看了看四周说:“这里地面这么干,怎么棺材里这么多水?” 源源不断的水流声让人听的心慌。 把头突然瘫倒在地,满头虚汗,双手支撑着地面儿,大口大口的喘气。 “把头!” “你怎么了!快起来!”我双手把他扶起来,一摸把头额头,烫的厉害,之前他是低烧状态,现在可能是高烧了。 把头靠在我怀里,不知为何,他盯着棺材眼神惊恐,大口喘气说:“我我听见了,你们...你们有没有听见。” 听见什么?现在墓室里除了我们几个的说话声,就剩下流水声了,哪还有别的声音。 把头脸色苍白,大喘气说:“哭声....我听到棺材里有很多人的哭声。” “有男人,女人,孩子,他们有的大哭,有的大笑,有的在窃窃私语。” “很多,很多。” <!--over--> 第109章 棺泳 我扶着坐下,看着他说:“把头,你感冒很严重,发烧了。” “你那是紧张的幻听,这里没有人哭,也没有人笑。” “你就坐在这里休息,我来开这棺材。” 把头今年七十多,他身体一向硬朗,以至于我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忽略了他其实是个半截身子进了土的老人。 我们没带感冒药也没有退烧药,我扶着把头,把头靠在我怀里浑身发抖,闭着眼睛牙齿打颤,这一刻,他没有了北派银狐的威严狡猾,就是个普通老人。 我看着大红棺材,心底突然生起一股无名怒火。 还流水,还他妈流水是吧,我让你流! 让阿春照顾把头,我快步走到一旁,在我带下来的包里一阵翻找,找到了那瓶露露。 把露露瓶挨着棺材放下,让人都退到墙角。 我退后五米,举起来猎枪。 看着棺材里流出来的黄水打湿了露露瓶。 我瞄准后直接扣了扳机。 子弹打中了露露瓶。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 低估了计师傅配的硝酸甘油威力,爆炸气浪冲的我摔倒了,红棺材一头,整个被炸开了,碎木头板子飞到半空两米多高,又重重摔倒地下,差点砸到阿春头上。 “哗啦啦!” 棺材里的黄水就像水库开了闸,不是流,是直接往外喷,地上哪哪都是水。 豆芽仔站起来惊呼道:“卧槽!棺材变喷泉了!哪来这么多水!他妈的!水德星君的法宝都没这么能装!” 我抹了把脸上水,快步走过去一看。 这棺材的板材厚度惊人,从炸开的断口看,横截面的面积超过了十五公分。 都是水,看不到里头有什么陪葬品和尸骨,这棺材现在一头被炸烂,像个水龙头一样向外涌黄水。 地下水? 为什么地下水全跑到棺材里了? 我还看到,在棺材内层,刷了相当厚实的桐油层用来防水,从这些桐油层能断代到战国晚期。 陈胡公生活在西周晚期到战国早期,这中间有小几百年的时间差距,他不可能活几百年,可能是他战国晚期的某位后人把墓迁过来的。 “峰子!” “在发什么愣!” “我们接下来干什么!水要淹脚了!”豆芽仔大声说。 听着哗啦啦的水声,低头看了看脚下,我咬牙大声道:“我钻进去看看!” “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你马上把我拉出来!” 豆芽仔卷起来裤腿说:“峰子你这是要棺泳啊,你水性行吗,要不我来吧。” 我说不用,现在听我的。 “小萱,你扶着把头,照顾好把头。” 来了一股狠劲儿。 我想搞清楚,棺材里什么情况,这么多的水从哪儿来的。 带上头灯,我深呼吸几口,憋住一口气不吐,然后顶着向外喷的水流,一头扎进了棺材里! 水把人向外顶,我鼓着腮帮子,紧紧扒着断口处向前游了一米,借着防水灯的亮光,我在水下努力睁开眼看向周围。 我看到... 在棺材内层上,雕了个长条状的东西,像石头牌位,隐约看到上头写了小字,因为水发黄浑浊,看不清写的什么。 在次尝试靠近些,这次看清了,有两排字,但是我看不懂,只知道不是大篆就是金文。 战国时期很多青铜器上都是这种文字,我接触的少认不出来。 水冲的脸生疼,我向下看了几秒钟,顿时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为了存水,把棺材盖儿做成了密封一体式,那棺材盖儿就是个样子,在这个底下,有个长度半米左右,宽30多厘米的长方形腰坑,棺材里源源不断的水,就是从腰坑下冒上来的。 这说明这腰坑深度非常深。 我坚持不住了,一松开手,直接被水流冲出去了。 我大口喘气,浑身湿透,头发上,衣服上沾了很多黄泥。 开始时水清些,流到现在突然开始浑了。 “云...云峰,你看到什么了,告诉我,”把头神情虚弱,扶着墙问我。 听了我说的,把头强打精神说:“你应该记住了,把你看到的那排字写给我看看,有的大篆我认识。” 现在墓室地面上全都是水,我用手指沾水,在棺材上写了几个字。 我写的除了歪歪扭扭,笔画应该不差多少。 水迹很快干了。 把头尝试着,断断续续念道:“第一个字不认识。” “妫...妫夏氏,舒...迁陈公...不认识。” “潇贺五岭什么,令人建石人,及媵(ying)水池...” “看不懂,太复杂了。”后面还有一句话,把头说他认不全。 我基本上听不懂,我就听懂了三个字,“迁胡公”。 舒是谁? 古代人很多人都是一个字的名,是姓妫夏氏?名字叫舒? 潇贺五岭是个地名还是什么? 建石人可能说的就是建造鬼崽石雕。 最后一个“媵(ying)水池”,这个媵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春秋战国时期特指女方出嫁,娘家这边儿陪嫁给的东西,有青铜器,玉璧首饰什么的,现在博物馆管以前这类东西叫“媵器。” 鬼崽岭,多少年了,都是历史遗忘的谜团,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就能理清楚的。 把头猛烈咳嗽了两声,推测说,“这个要出去以后查史料,春秋陈国存在了五百多年,舒,很可能是陈国某一代国君。” “咳!咳!” “道...道县在2100年前开始叫道州,在往前的话,现今永州这一片地方就不知道叫什么,我推测,潇贺五岭就是指的如今的田广洞一带。” “把头,你慢点说。”小萱心疼的帮把头拍了拍后背。 把头深呼吸,一口气分析说:“媵池我也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能猜测是棺材底部,腰坑下通着的水池。” “陈胡公的骸骨最早在周口,苏东坡的诗里提起过,是铁墓铁棺,葬于水底。” “那么...迁到这里后,也可能葬在了水底。” 豆芽仔听后大声说:“那怎么办把头,这地方不大,这么流下去,迟早会把这里全淹住!我们留在这里不得淹死啊!” “你的智商是负数?”小萱说:“咱们把门炸开了,水涨起来后都流出去了,怎么能淹死你?” 我说是,说完就走过去看了看,还特意检查了门那里。 我预估要是我们呆的时间长了,水漫过大腿的话,就会从门这里流出去。 “唉....不对....” 我举着手电又回头一看。 这第七道门中间被我们开了一个洞,内部布满了蜘蛛网状的裂纹,之前门上的卡通笑脸也在,我之前调侃说,这笑脸儿像大耳朵图图。 可现在,我在回头一看,可能是因为裂纹延伸下来的原因。 “大耳朵图图”不在笑了。 他现在脸上表情变的很阴冷,一脸怒气的瞪着我。 第110章 深潜 我揉揉眼,关了手电在看。 “大耳朵图图”,又变成之前笑的样子。 我松了口气,还以为这是闹鬼了,应该是光线折射的问题。 墓室里的水已经蔓延到了小腿,淌水走过去,我问豆芽仔:“有把握吗,咱们气瓶留在了外头,要不你回去拿一趟?我有点担心你啊芽仔。” 涉及到专业深潜,我不行,还是得靠从小在海上讨生活的豆芽仔。 “嗨,没事。” “这种通着地下河的小水潭能有多深,”豆芽仔一脸自信的说:“在这种地方下潜有些小窍门,以前在南洋碰到过采珍珠的,都是人教我的。” 豆芽仔拿出绳子,割断一截,他把手电筒尾端绑绳子上,然后他一头扎进棺材里,顶着水流的冲力,把绑着绳子的手电筒,慢慢送到了腰坑下。 因为这地下水往上冒,有向上的浮力,所以豆芽仔又拿出段绳子打了个三角形结,手电下去后就绑在最中间。 他出来说:“峰子那我下去看看,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我下了水,这把吊在棺材底的手电就是我的灯塔,你可得让它亮着啊,要不然,我就找不到上来的口了。” 我表面说好,但其实心里一直突突跳。 这水下可能有棺材,有死人,在加上人心里天然对密闭水下空间有种恐惧感,我怕万一水下有什么水蛇水草了,把豆芽仔缠住咬住了怎么办。 “那我下了啊,我下去看看有没有墓。” 豆芽仔连续深呼吸扩胸,已经做好了热身。 “你小心点儿。” “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这是,你还会让我小心点儿。” 小萱这次没有和他斗嘴。 说完话,豆芽仔最后检查了头灯。 没犹豫,他一头扎进棺材里,很快整个人都消失在了棺材中。 我游进去,努力睁开眼,低头向下看。 腰坑直径长度,足够容一个成年男人潜下去,绑着的强光手电就像小型灯塔,指引着豆芽仔在水下的方向。 但手电光在水下的能见度有限,豆芽仔越潜越深,我很快看不到他人了。 我这口气憋不住了,出去换气后,在次钻进棺材里来。 时间走的很慢,卡卡卡,一秒一秒走。 我连续三次换气进来,就是要看着吊在腰坑下的手电筒,这千百年来无人塔足的水下非常黑,不能让手电灭。 运气背了,喝水都塞牙,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我第三次游进来看手电时,忽然,在水里的手电变的一闪一闪,越闪越快,似乎是出了质量问题了。 连续闪烁了七八次,水下的手电突然没光了。 马上,腰坑下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了。 我瞳孔猛的一缩,吓得张嘴喝了一口水。 赶快游出来,我来不及换气,大喊:“手电!快给我把手电!” 鱼哥立即把他带的头灯扔给了我,我转身钻进棺材里,手忙脚乱的开始换手电。 “咕嘟...” 又喝了一口水,我想把手电绑好,结果越着急越绑不好。 断绳在水下来回飘,跟水蛇一样。 坏了的这把手电,还是在顺德星星大饭店对过的五金店买的,一千块四把,当时老板告诉我这是德过进口防水手电,我们一直留着用,怎么早不坏晚不坏,他妈的,偏偏这时候坏了! 绑不好绳子,我怕耽误时间,就手拿着新手电,功率开到最大,拿着手电在水里晃。 憋气两分钟已经是我的极限,就在我快忍不住时,我忽然隐约看到,在水下很深的地方,亮起了个小光点。 起初,这光点来回游,像是在水下迷失了方向,等看到了我的手电光,又飞快的朝我这里上浮。 光点越来越近,看到了,是豆芽仔。 我脸憋的通红,感觉肺里都要炸了。 水下的小亮点越来越近,我伸手下去,在电筒的照亮下,一把抓住了豆芽仔右手。 先后出去。 我靠在红棺上大口喘气,肺部隐隐作痛。 豆芽仔也是瘫在一旁浑身湿透,情况和我差不多。 小萱忙拿出来干布让我们擦脸,把头现在的状态时而清醒时而恍惚,而且伴有轻微幻听,这都是发烧导致的。 “怎....怎么样,看到什么了?”停了一两分钟,我喘气问。 豆芽仔靠在棺材上,喘气说:“石雕,....这地下有个池子,池子里躺着数不清的鬼崽石雕,都...都不大。” 阿春道:“你先喘口气,慢点说。” 豆芽仔咽了口唾沫又说:“水下石雕,和鬼崽岭树林里的石雕差不多一样,还有这么大一个铁房子,”豆芽仔伸手比了比大小,说两米多高。 “铁房子?” “铁棺?” “胡公铁墓?” 我突然想起来了之前看到过的壁画。 “除了大小外,具体长什么样子?看清楚了没?” 豆芽仔说没有,他就说看到了有房檐,还有门,其他的,因为没时间了就来不及看。 古代把墓葬棺材建造成房子样式,这种情况有,行里人叫房子墓,后几年,杨斌盗的妃子墓,那棺材就是一栋房子,刻的有门有窗,被他用切石材的电锯割成了一百多块,以一百万价格卖给了一名外国人,相当于一块一万。 还有,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挖掘机在新郑某处作业施工时,无意中挖到一处古墓。 那是战国中期的胡庄大墓,发现的时候就被盗了,盗墓的用的是和计师傅一样的定向爆破技术。墓里墓主的棺材,就是一座巨大的木头房子,有房顶,房门,窗户,把考古队的人都看傻了,没见过。 我估计,在金缕玉衣出现之前,这种大型的,有门有窗的房子形棺材,就是最高等级的墓葬制度,寻常的贵族小王侯绝对无法享用。 豆芽仔说看到了水下有铁房子,我信他。 战国时期已经有大量铁器了,这时候铁器正在逐步取代青铜器,冶金技术高速发展下,具备了这种建铁房子的能力, 宋代一些史学家文人,不止一次提到过,周口水下无名铁墓迁移一事,至于迁到哪里了,没有人知道。 我看,就是在这个叫“媵池”的水池子里,在道县田广洞一带的地下溶洞内,和九嶷山舜陵挨的距离很近,隔山遥望。 那么,五丑为什么想要打开第七道金刚门进来,是单纯的想解开这个历史谜团进来看一眼,还是说,这墓里有什么宝贝东西,自伤蛇想要拿到手。 我慢慢抬头,看着另外那具,插在墙洞内的棺材。 第111章 四人探棺 “看什么看?你看把头,看我干什么?” “是不是没见过我这么帅的人的裸体?”豆芽仔回头说。 小萱呸的一声! “你为什叫豆芽仔,就是因为瘦的跟豆芽一样!我哪里看你了?” 豆芽仔拧干衣服,穿上后又拧裤子,“你懂什么?我这叫精瘦精瘦,你以为谁都像你那么胖啊。” “把头你醒了,身上感觉怎么样?”听到把头咳嗽了一声,我忙过去问。 “咳...” “我好些了云峰,死不了,这里怎么样了。” 我把发现的事情讲了一遍,又说我们马上就要上去,看看墙洞里那具棺材。 鱼哥将把头扶起来。 把头有些气虚的说:“水下铁棺.....我们这趟,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豆芽仔号称舟山小白龙,我没他那么好水性,不过从他的描述中我能确定,腰坑水下的铁房子棺材,和墙洞里的棺材不是一个时期的。 铁棺是战国早期,墙洞里的棺材,年代大概在战国中晚期。 现在墓室里积水已经淹到了膝盖,水位上涨缓慢,是因为从墓门那里流出去了很多,保持了一种平衡。 我把裤腿卷高,淌水走了过去,鱼哥已经在那儿看了好几分钟了。 “怎么样?”我停下问。 鱼哥摸了摸自己光头:“啧....不行啊云峰,我看过了。” “你看,这墙上光的,连个坑都没有,这可不止三米,这起码得有四米多。” 我抬头,看着露出来的棺材说:“能不能用绳镖?扎到墙里,然后我们抓着绳子爬上去。” 鱼哥摇头,他比划着说:“云峰你没学过物理?往上扔绳子,和平行扔绳子受到的力度不一样,往上扔,绳镖扎不进这种石灰岩。” 豆芽仔说:“对,这叫万有引力。” “你们文化真高,那怎么办,把头要不你说说。”我转头问。 把头咳嗽了声,正准备说话,豆芽仔大声说:“我有办法!” “我们用棺材板把门那里堵住,水流不出去了,水位就会越来越高,然后咱们就浮起来了,这叫浮萍引力。” “不用,那样太耗时间。” 阿春抬头看着说:“我觉得我应该可以上去,不过我需要帮忙。” “鱼文斌,我要踩下你脑袋。” 鱼哥目测了下高度,可能是心里有谱了,他点头说:“可以,我帮你。” “嗯。” 只见阿春后退了十几米,她抬头看了看,深吸一口气,瞬间跑动!淌着水快速跑来。 鱼哥摆了个弓步姿势。 阿春一口气冲到眼前,她左脚踩住鱼哥大腿往起一跳,右脚猛踏鱼哥脑袋,又往起跳。 二连跳,借着向下一踏这股劲儿,阿春双手张开,像猫一样滞空,猛的扒住了墙洞边缘,随后脚蹬墙,爬着翻上去了。 “嘿,怎么样?我说我能上来吧。” 阿春从墙洞里探出头来说。 我喊道:“春姐!我把绳子扔上去!你接住,固定好!” 阿春稳稳接住了我扔上去的绳子,回头开始找地方固定。 十多分钟后,我抓着绳子爬上来了。 举着手电打量。 这个墙洞是以前人为掏出来的,纵向深度四五米,挑高两米,上来离近了才看清,这具棺材不是木棺,是石棺。 石棺盖着盖子,表皮风化的坑坑洼洼,棺材盖儿上灰很厚,用手指轻轻一划,能写出来字。 这种年代久远的石棺,不是现在我们这种滑槽式的木棺,它是一块长条石板盖上去的,没有滑槽,非常重,只能用撬棍撬开。 在石棺材那头的地上,摆放了一些陪葬品,等级不低,这说明棺材里还有货。 这就对了,厚葬成风的战国年代,这么大的墓没陪葬品就不正常。又不是北魏和两晋时期,那时候的墓才寒酸,盗墓的最不喜欢的就是清代墓和魏晋墓,没有金器玉器,全都是砖雕石雕,发不了大财。 其他人陆续爬上来。 豆芽仔蹲下问:“我知道那个,那是个青铜酒具,那这是个什么东西。” 我说这是战国晚期的五联陶罐,西周的原始陶鸡头瓶不算,这种罐子,就是汉代魂瓶最早的雏形。 “你看雕了这么多小人啊,”他伸手往起拿了拿,“怎么这么沉,这里头有东西吧,快弄开看看。” 我说:“弄什么弄,弄不开,这是一体烧出来的,这种瓶子有两种,一种是能拿下来盖儿的,还有一种死人定烧的,拉胚的时候就装了东西,然后在封口入窑烧,当时就没想过打开。” “那怎么知道里头装了什么?” “你管它装的什么,可能是粮食种子,也可能是死人的头发指甲,一件衣服。” “先别管这个,铲子呢?撬石棺用。” “铲子在我手里。”鱼哥说。 我走到洞口边缘,冲下喊:“小萱你就在下边儿!照顾好把头!” “我知道了!”小萱喊道。 从鱼哥手里拿过来,我把旋风铲反过来,找缝隙插到石板下。 然后我伸手往下压了压,没按动,太重。 “照着点儿。” 阿春帮忙打着手电。 鱼哥,我,豆芽仔,我们三个一起发力。 盖着的石板动了。 石头与石头间传出刺耳摩擦声,沉重的石板一点点被我们撬动了。 摆了下头灯,我探头朝棺内看去。 这里地势高没进水,棺内干燥,首先看到了一些烂成渣渣的条状物,这些堆积的条状物很厚一层,可能是以前的丝织品。 风化了,手一碰就碎,根本拿不起来。 扒拉开这些东西,我看到了一些巴掌大小的玉璧,玉璜,手指玉环,玉片子。 玉质上等,尤其是两片子鼓钉纹玉璧,因为石棺没沾土没进水,所以玉璧上一点儿沁色也没有。 我用袖子擦了擦,看着跟前两天新做出来的一样,水汪汪油润润,自然的氧化包浆,让人看了不敢相信这是两千多年的东西。 “那儿!” “那里还有一个!” 豆芽仔神情激动。 他拿着铲子翻来翻去,几乎几秒钟就能捡到一件。 要知道,入土的高古玉,没有沁色的很少。 有沁色的,在以前都认为是二等品,现在有闲钱玩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就把那种满身土沁水沁的高古玉炒作起来了。全民收藏,我们不盗他们收藏什么,相信我,这类东西没有传世品,不要听人吹牛比,全是从死人棺材里摸出来的。 我把东西装进兜里,打着手电仔细翻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铜印章或者玉印章。 在棺材出现的印章都是随身印,战国时期还没有墓志铭出现,墓志铭最早出现在汉代早期,流行在宋代,那是墓主人的身份证。 这时候,要想确认墓主人叫什么,一般只有三个途径,如果这三个途径都不行,基本上就无法断定墓主是谁。 这三样分别是。 棺椁内,死人贴身放的随身印。一般都摆放在棺材的中间位置,这种随身印都有眼儿,能系绳子挂在腰上。 还有青铜器上刻的铭文。 最后就是能保存下来的竹简记录。 只有南方泡在水里的那种墓,竹简才有千分之几的概率能保存下来,长沙的马王堆竹简,湖北的云梦睡虎竹简,全都是在南方。 我带着头灯翻了半天,楞是没看到随身印,墓主人的骨头也没翻到。只要看到随身印,就能确定,到底是历史上哪个牛比人物葬在了这里。 有一些木器陪葬品,烂成了渣渣,鱼哥在那儿摸来摸去,他突然让我看,问我这是什么。 我拿手电照去,他拿的东西,像现在的千眼菩提,不过是白玉做的。 我告诉他:“鱼哥,你手里拿的是gang塞,也叫窍珠。” “奇怪啊....有这东西,说明这棺材里躺过尸体才对,难道,真就烂的一点儿没剩下?” 鱼哥还没反应过来,他拿在手里来回搓了搓说:“缸塞?我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光溜溜的,我回去钻个眼儿挂脖子上怎么样。”他还对阿春比了比。 “怎么了?” “都这么看我?” 鱼哥看阿春脸色,他突然明白了过来,大骂一声,直接把窍珠扔出去了。 “哎?” “这啥啊这是?” 豆芽仔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他上手抓住,往上一提。 那是一缕缕白头发。 豆芽仔不知道,他抓着头发就提起来了。 没想到,这些白头发下,还连着一颗死人头骨。 第112章 捡古董 豆芽仔没看清,他一提起来,结果发现底下连着个死人头骨。 “卧槽!”猛的看见吓了一跳,豆芽仔骂骂咧咧扔了,不停往身上擦手。 阿春低头看着,皱眉说:“这怎么回事,这些白颜色....是头发?” 棺材里有人骨头没什么,本来就是盗墓的,不怕看见那个,可豆芽仔找到的这不一样,是啊,正如阿春所说,怎么会有头发.... 上千年时间,棺材里的头发能保存下来吗,而且看这些白头发的长度,已经过了肩膀,算长发。 难道是个女的?白发魔女? 我暂时停止找随身印,带了双层手套,我把这东西提起来,又仔细看了看。 薅着头发转过来。 骷髅头的两个眼眶就像是黑洞,和我看着对视了几秒。 我喃喃道:“这....这些白色的长毛,好像不是头发吧。” 手感和我们现在人的头发有些像,但仔细感觉起来,少了两分头发的质感。 我满心疑惑的压低手电,看向头骨的头顶处,想看看是不是用什么古代的鱼膘胶水沾上去的。 仔细看清楚了。 不是,这些白白的长毛,就是从头骨上长出来的。 真是罕见,从未见过骷髅头上会长这么长的头发,还是白颜色的,也没听说过。 我把这头骨从棺材里提出来,小心的放到了地上,说不定,这东西有什么研究价值。 除了头骨,棺材里还见到一小块指骨,考古队干这活儿肯定会拿上小刷子慢慢刷,我们不是啊,豆芽仔用铲子直接来回铲着翻,有两件小漆盒样式的东西,被他铲烂了。 接近棺材最底下一层,发现散落着很多打磨整齐的碎片,不用擦都能看出来,五颜六色,有红的,淡绿的,还有淡黄色。 这些碎片有些像战国时期的蜻蜓眼,从我的经验看,这些五颜六色的片子应该是琉璃做的,最早应该是用蚕丝,或者细线连在一起,构成了类似一张琉璃凉席一样的东西。 入棺之前,先铺上这张席子,然后放几层厚被子,把死人平放上去,在人体周围放入一些陪葬品,在盖上几层厚被子,最后在盖棺。 那种小球样式的战国蜻蜓眼,我在别人手中见过,但我第一次见这种垫在尸体背后,五颜六色的琉璃片儿,这种琉璃席....怎么说,极有可能是汉代早期金缕玉衣的过渡物原型。 “呼!” “装吧,看仔细些,都装上。” 抖开塑料袋吹了吹,我们开始往袋子里装,先装上,回去在清洗。 装了一会儿,眼看就要装完,这时在棺材右侧的边角处,鱼哥突然摸到个东西,一个硬疙瘩。 接过来放在手心里一看,我心里一惊,这是个印章,很小,脉动瓶子盖儿那么大的铜印章。 印章锈很大,这是那种干坑货,浑身布满透骨绿绣,看着跟假锈一样,在铜印章顶部,做了个螭龙扭,中间有眼儿能穿过去。 我拿在眼前看。 不会错,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东西。 死人的身份证,随身印。 “没了吧?” “在仔细检查一遍,别漏东西。” 鱼哥和豆芽仔又看了一遍,都说没了。 “哎峰子,你拿这玩意干什么?能卖钱?” 看我用黑塑料袋把白发骷髅头装里头了,豆芽仔不明白的问。 “你见过?” 豆芽仔连连摇头:“没见过。” 我说:“没见过的东西就是稀罕东西,稀罕东西就有人要,有的有钱人人专门收西北地区的古干尸做标本,说不定,这东西比青铜器还贵。” 连五连瓶陶罐一起,都装进包里拉上拉链,打着手电转了一圈,看没什么东西了,我们准备下去。 他们先下,我是最后一个。 “下啊峰子,你愣着干什么。” 我手都抓到绳子了,这时回头看了眼,皱眉说:“等我两分钟,马上来。” 这具石棺为了保持干燥是离地的,四个角,分别垫了四块方石,离地高度大概三四十公分。 我趴下探头下去,用手电照着看。 以前石匠干活用心,棺材底部打磨的十分平整,结了一些蜘蛛罗网,没看到蜘蛛,估计早死了,我一吹,有很大的灰。 这里空的,没东西,但棺材底部好像刻了字迹。 我使劲吸肚子,咬着手电筒,挣扎着钻了进去。 这刻的什么。 看不懂,是大篆文字,十多个字,有拳头那么大,刻画的不规整,很潦草,像是当初某人急匆匆刻的。我猜想,是不是做石棺工匠们的名字,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像人名儿。 “峰子。” “干什么呢!快下来!” “来了!” 下去后把头看了我们找到的东西,他说:“这批东西档次高,品相好,流到外头就是抢手货,在加上那两麻袋青铜器,我们这趟,在永州辛苦了这两三个月也算没白费。” “这头骨,云峰说的没错,外头道上的确有人收这类东西,那些人可能会感兴趣。” 鱼哥皱眉说:“那水下铁墓里肯定还有好东西,就是不好开。” 包括把头在内,众人陷入了沉默。 根据豆芽仔描述,铁房子整个沉在水底,门窗都是封死的,分量不用想都能猜出来很重,曾侯乙的墓棺都有14吨重,这是铁水铸的,肯定更重。 如此重,在水底,用起重机整个吊出来太不现实,这地方也开不进来勾机。事实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在水下开,没有别的办法。 问题来了,想用铲子锤子砸开不可能,当初借来的气瓶没有换过,我们已经用了几次,没有新的,剩下的够不够用是个问题。 豆芽仔点了根烟,他盘腿坐在棺材板上使劲抽烟,小萱阿春没说话,鱼哥一直挠头。 “云峰。” “你看过没有,包里吃的喝的东西还够不够。” 我说之前看过,之前你们都没吃,省下来不少,在用几天没问题。 “嗯。” 把头说:“你算过没有,我们下来几天了。” 我说五天半了,过了今晚十二点,就是第六天了。 “六天了....” 把头神情有些疲惫,他说:“除了芥候那次,我
相关推荐:
我在末世养男宠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仙道空间
我以神明为食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爸与(H)
深海gl (ABO)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南安太妃传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